王德峰教授一句话撕开中国社会遮羞布,振聋发聩:“今日之中国纵欲汹汹,重功利、轻道义,这样的民族内不能安,外不能立!” 这话听得人脊背发凉,却没法反驳——这不是唱衰,是戳中了当下最真实的精神困境。 现在打开手机,满屏都是“搞钱”“躺赢”的焦虑,高校毕业生挤破头进金融、互联网,没人愿意沉下心做基础科研;网络上炫富视频流量爆棚,踏实做事的内容无人问津;就连最亲的家人,都能为了财产争夺闹上法庭,人情味越来越淡。 我们总说要过更好的生活,可不知不觉中,欲望已经跑偏了方向。王德峰教授说的“纵欲”,从不是反对正常追求,而是警示我们别丢了底线。法律是最低要求,可总有人为了快钱铤而走险,为了攀比耗尽心力,把“道义”二字抛到脑后。 其实功利本身没错,社会发展需要动力,但少了道义的约束,所有追求都会变成无源之水。一个民族真正的底气,从来不是银行卡里的数字,而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和道德凝聚力。 我觉得教授的话,本质是呼唤“精神回归”:追名逐利的同时,别忘了对理想的坚守;忙着搞钱的间隙,别丢了对他人的善意;竞争再激烈,也得守住职业伦理和做人底线。 物质富足了,精神不能荒芜。当每个人都愿意为道义多让一步,为情怀多扛一分,社会才不会失温,民族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