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清理门户了,侯友谊妄批郑丽文,她说:我是中国人,侯友谊你是中国人吗? 侯友

此间一叙吖 2025-11-11 15:25:42

是时候清理门户了,侯友谊妄批郑丽文,她说:我是中国人,侯友谊你是中国人吗? 侯友谊说: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华民国人。 最近国民党内部又吵了起来,导火索竟然是一句“到底是不是中国人”,郑丽文一句“我是中国人”,话音刚落,侯友宜立刻跳出来说“我是中华民国人”,还批郑丽文是在“害死国民党”。 这看起来像口头之争,其实背后是国民党老毛病,身份到底怎么认、路往哪走,一直说不清,为什么这时候吵?很简单,2026地方选举快到了。 侯友宜的“中华民国人”不是随口说,他的算盘是:既和大陆保持点距离,又不触碰绿营支持者的雷点,还能讨好中间选民,留一点模糊空间。 说白了,就是“大家别激动,我谁都不惹”,希望换选票,但另一派不买账。郑丽文和一批“回归初心派”认为,这种模糊不清的路线,是国民党越走越弱的根本原因。 他们的逻辑很简单:如果你讲得跟民进党差不多,那老百姓为什么要投你?国民党最大、最能和绿营区隔开的“特色”就是两岸立场,模糊掉就等于把自己最核心的筹码扔掉。 她不仅喊“我是中国人”,还再次强调“九二共识”,在她眼里,这不是情绪喊口号,而是事实,从2008到2016,两岸确实因为“九二共识”实现了和平、经贸往来和社会交流。 她的目标很明确,把深蓝选民先稳住,再反击民进党的叙事,然而问题来了,国民党的两岸论述疲软,不只是因为党内吵,而是外部环境变了。 第一,大陆的态度比过去强硬,统一写进国家规划,对“台独顽固分子”要“终身追责”,没有模糊空间,过去国民党靠“不统、不独、不武”当缓冲区,现在这条路越走越窄。 第二,岛内年轻世代不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媒体氛围,都告诉他们“台湾就是台湾”。 国民党说“我们是中国人”,年轻人只会问一句:那跟我有什么关系?这让国民党的传统话语越来越难说得动。 第三,美国和外部力量希望“维持现状”,不独、不统、继续僵着,这对他们才有利益,国民党也清楚这局面,但又不能完全得罪大陆,左右都不好交代。 没办法,它就夹在中间:往左走会被骂亲中,往右走会被说没立场,哪边都不是家,而这一次侯与郑之争,真正暴露的不光是路线问题,而是国民党根深蒂固的派系文化。 国民党历史上一百多年,内部从来不是真正团结,同盟会时期就因为资源分配爆发“倒孙风潮”,到今天依然是“理念靠边站,利益更重要”。 不久前,罗智强公开怀疑朱立伦操作提名黑箱,就是派系互斗的缩影,现在侯友宜和郑丽文,一个想走安全路线,一个想走清晰路线,看似理念之争,本质还是选票、派系利益的冲突。 国民党现在的困局就是,想靠温和路线吸中间票 → 被绿营抢叙事、失掉特色,想走鲜明路线拉深蓝 → 又怕被贴上“亲中标签”、失去年轻人,左右都是坑。 很多学者说,两岸关系像一座“堰塞湖”,问题堆着不解决,看似没事,但总有一天会决堤,而国民党现在的问题是,继续装死,迟早被时代淘汰;想转型,却没人敢拍板、没人敢得罪票源。 所以这不是“谁说错一句话”的问题,而是一个百年老党站在历史面前,不知道该回答什么。 未来怎么走?党内有人说,要团结,听起来好听,但如果路线仍然糊涂,派系仍然内斗,再多的“团结”都是空话。 真正的出路只有一句,敢不敢把立场讲明,敢不敢给选民一个未来,而不是永远躲在中间灰色地带。 这场争论不会马上结束,但它已经把国民党最致命的问题摊开在阳光下,不是谁和谁吵,而是整个党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人、走什么路。 到最后,决定国民党命运的不是口号,而是有没有勇气把话讲透,把路走直。

0 阅读:174

猜你喜欢

此间一叙吖

此间一叙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