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76年,男知青去当兵,临走前夜里18岁李雪芳哆嗦解衣扣:“华建哥,我怕!”谁知,男友一把摁住,揽入怀里。喘着粗气:“雪芳我爱你!”谁知,3年后再相见都是眼泪!孰料,38年后意外又发生! 1974年,18岁的杨华建从北京来到江西一个山村插队,刚到这里时他很不适应:住的是土坯房,农活也一窍不通,生活全靠挣工分维持,就在他感到迷茫无助的时候,当地姑娘李雪芳主动伸出了援手。 李雪芳手把手教杨华建插秧等农活,帮他适应农村生活;杨华建干累了,她会递上凉水;农闲时,两人会在村外小树林见面,杨华建给她带城里的糖果,李雪芳则拿山里的野果给他。 在共同的艰苦生活中,两人逐渐产生了感情,不过,两人的处境从一开始就有差别:杨华建是知青,迟早要离开农村;而李雪芳是当地农民,这里是她的家。 1976年初,村里有了当兵的名额,这对知青来说是离开农村、改变命运的好机会,杨华建因吃苦耐劳被队长推荐,获得了这个名额,对杨华建来说这是前途的希望,但对李雪芳而言,意味着要和心上人分离。 杨华建临走的前一晚,李雪芳来到他的住处,情绪很不稳定,杨华建看出了她的不安,紧紧抱住她,承诺会回来找她,随后,杨华建就去了部队。 两人分开后,人生轨迹也跟着发生了改变,杨华建到部队后,参与了唐山大地震的救援工作,期间受了伤,但也因此被提拔,还考上了军校,之后的发展很顺利。 而李雪芳留在村里,一直没等到杨华建的消息,不久后发现自己怀了孕,在当时的环境下,未婚先孕的她难以立足,只能匆匆嫁给了邻村的张大黑。 1979年,杨华建穿着军装回到村里,想兑现对李雪芳的承诺,可他到李雪芳家时,看到的是抱着孩子的李雪芳——她已经成了别人的妻子和母亲。 两人见面后都很激动,眼泪止不住地流,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杨华建从兜里掏出100块钱递给李雪芳之后转身离开,这100块钱,包含着他的愧疚,也算是对这段感情的告别。 这之后的三十多年,两人再没联系,杨华建从部队转业后回到北京,担任一家百货大楼的领导,娶了妻子,有了两个女儿,女儿后来都考上了名牌大学,不过,他的婚姻并不顺利,因为妻子出轨,他以“破坏军婚”为由和妻子离了婚。 李雪芳的生活则过得很艰难,她嫁给张大黑后,日子并不幸福,张大黑喝醉了就会打她,儿子长大后外出打工,家里就剩她一个人,常年在痛苦中煎熬。 2012年,56岁的杨华建退居二线,从老乡那里得知了李雪芳的遭遇,尘封多年的记忆涌上心头,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帮李雪芳,于是决定回村里看看。 杨华建刚到村口,就看到张大黑正拽着李雪芳的头发打她,他立刻冲上去,用在部队学的擒拿术制服了张大黑,然后带着受惊的李雪芳去了派出所报案。 故事的结局并不是两人破镜重圆,杨华建联系上李雪芳的儿子,一起把李雪芳从农村接到了北京。 杨华建的这一做法不是为了再续前缘,而是对自己年轻时的感情负责,也是对李雪芳的一种救赎,他帮这个被时代和不幸婚姻困住的女人,找到了一个可以安享晚年的地方。 信源:澎湃新闻 重庆“知青”在蒙自鲜为人知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