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心中的完美用车组合,正是“大+小”组合:一辆三排座的大SUV,能带全家远行

俊博聊汽车啊 2025-11-11 22:19:43

很多人心中的完美用车组合,正是“大+小”组合:一辆三排座的大SUV,能带全家远行;再来一辆灵巧的小车,城市通勤、买菜接娃都方便。尤其是后者——小车,好开、好停、省电,用着轻松自在,是一种“日常里的自由感”。 但问题也在这:车是小了,心可能就大不起来了。刻板印象中,车小就意味着头短尾巴短,碰撞时的溃缩空间小。一想到要载着孩子出门,万一出事了谁也没法承受。 安全,成了很多人买小车的最后一道阻碍。 但今天也许是一个里程碑 —— 有一辆小车,不仅证明了自己安全,还拿到了中保研几乎最强的、就连大车也不敢想的碰撞成绩:3个G+、1个G。 G+是什么概念?说这个,还得说它的老大哥蔚来EC6。几年前,EC6在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中,安全三项也是创纪录的“小项全满分”——三个G。 但那时候还没有G+,只能把大项拆成中项,中项拆成小项,一层层去看,才知道它到底有多卷。后来中保研才加了“G+”这一档,像是专门为这些“被G限制了上限”的车准备的。 现在,萤火虫也进了这个段位。而且,比当年更难。规程升级了,副驾也要撞,壁障更重、撞击点更高。对一辆车长只有4003mm的小车来说,几乎是“地狱难度”。而这次,能和它并列的,只有问界M9和乐道L60——都是比它大两圈的车。 实话实说,萤火虫能拿G+,不管是横向比还是纵向比,都更难。横向比,它比问界、乐道更吃亏;纵向比,它比当年的EC6面对更高门槛。 而它不仅三项安全拿到G+,就连大家最容易忽视的“耐撞与维修性”也拿到了G。这项一般能拿个M就算不错了,很多车为了前面几个G+,干脆就不管这项了。但萤火虫四项全做到了,是从工程逻辑上真正“不偏科”。 怎么做到的?也不展开强讲了,我们就一项说一个点举例吧: - 被动安全方面,最难的小偏置碰撞,A柱没有变形,乘员舱结构完整,生存空间还很充足。这是很多大车都会出问题的环节,小车能扛住,说明结构是真的硬。其实也可以看看它的气囊,展开后几乎充满整个座舱,鼓鼓的,像穿了一件大棉袄——这可真舍得用料啊!买车的钱没白花,这下看得一清二楚。 - 主动安全方面,前面看的是“钢筋铁骨”,这里就看“聪不聪明、灵不灵巧”了。像行人AEB、车道保持、DMS,它几乎全是满分,每一项都能准确识别、及时触发、跑通流程。 - 行人保护这一块,可以说是“从顾自己,到顾别人”。它对电瓶车、行人这类目标的识别和刹停都做得很到位。 - 再说维修性,这一项很多车其实是主动放弃的。但萤火虫的前纵梁吸能结构做得很好,撞完之后不至于一修就整车报废。这也意味着:入手成本不高,特别是 BaaS 之后更轻松;持有的维修、保险成本也不高,是真为用户着想的那种车。 最后两个感受: 第一,过去我们说蔚来有安全基因,是因为它有大车的底子;现在,这个基因已经延续到了小车上。安全 = 蔚乐萤的基因。 第二,这一代技术平台是真的强。以前做安全多少是取舍,而现在,它尽可能地做到了“尽要又要”——安全、空间、智能,全都兼顾。【来自懂车帝车友圈】

0 阅读:0
俊博聊汽车啊

俊博聊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