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特朗普在接受专访时抛出惊人言论:自己与中国关系很好,反倒

惜陈谈娱乐 2025-11-11 23:37:43

2025年11月11日,特朗普在接受专访时抛出惊人言论:自己与中国关系很好,反倒是美国很多盟友根本算不上朋友,他们从美国获得的好处比中国还多。这番表态瞬间引发全球热议,背后藏着复杂的利益算计与现实考量。 特朗普的怨气并非空穴来风,核心指向盟友的防务开支问题。2025年8月北约宣布所有成员国将达成2%GDP防务开支目标,全年总开支超1.5万亿美元,但美国仍不满足。 6月海牙峰会上,特朗普强行要求盟友将防务相关开支提升至GDP的5%,其中3.5%为核心国防开支,1.5%用于基建与网络安全。目前仅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三国达标3.5%新目标,德国要到2029年才能实现该目标,还面临1720亿欧元预算缺口。 对华“示好”则是基于硬实力的理性妥协。2025年10月中美贸易数据显示,两国进出口总额451亿美元,虽同比下降24.65%,但对美出口降幅已收窄1.86%。 吉隆坡经贸磋商达成共识后,关税对出口的影响逐步减弱,中国汽车、集成电路等新动能出口保持韧性。特朗普很清楚,与中国彻底闹翻会冲击美国民生与经济,这也是他不敢贸然升级对抗的关键。 盟友的反应早已五味杂陈。面对特朗普5月威胁对欧盟商品加征50%关税,欧盟委员会明确表示将采取报复措施,法国、德国等国纷纷发声反对,称关税战没有赢家。 民间层面,布鲁金斯学会报告显示,2025年韩国民众对美信任度显著下滑,认为美国“可能”提供军事援助的比例下降8.8%,台湾地区民众对美正面看法降幅达20.8%。 这种对外策略其实是特朗普的老套路。2019年他就取消了印度和土耳其的普惠制待遇,理由是两国从美国贸易中获利过多;2025年5月又威胁对三星、苹果等手机企业加征关税,逼迫企业将生产线迁回美国。他始终把国际关系当成生意,所有互动都要算清成本收益,盟友的妥协在他眼中只是“应有的回报”。 更关键的是,这番表态离不开国内政治的算计。2025年11月民调显示,特朗普总体净支持率跌至-19%,白人选民净支持率-3%,创下任期新低。加州州长纽森直接抨击他是现代史上最不受欢迎的总统,立志将其拉下马。在经济治理、通胀管控等议题上失分严重的情况下,特朗普急需通过外交话题转移焦点,巩固基本盘。 网友对此看法不一,有人调侃特朗普是“嫌软柿子好捏,硬骨头不敢啃”,也有人认为“这种交易型外交只会让美国越来越孤立”。在我看来,特朗普的表态本质是霸权逻辑的体现,既想让盟友承担更多成本,又想在对华竞争中占据主动,却忽略了同盟关系的互信基础与大国博弈的对等原则。 未来,随着2026年中期选举临近,特朗普可能会抛出更多激进外交言论,但实际行动大概率会有所克制。欧盟的反制、盟友的离心、对华博弈的现实约束,都会让他的“交易型外交”难以一帆风顺。美国同盟体系的裂痕可能进一步扩大,而中美关系仍将在竞争与合作中寻找平衡。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375

评论列表

周Da鼎

周Da鼎

2
2025-11-12 07:48

没错,美国的所谓盟友都是发达国家,

风轻云淡

风轻云淡

1
2025-11-12 07:26

老特这是交易吗?是明抢!

勿忘我

勿忘我

2025-11-12 08:07

你是老大,不吃你的吃谁的?

猜你喜欢

惜陈谈娱乐

惜陈谈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