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慌了?马斯克紧急发声,语出惊人:“唯一能让美国摆脱债务危机、避免破产的办法,就是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更细思极恐的是,他预言:“在未来,世界上或会有300亿-500亿人形机器人,是人类的3-5倍!” 马斯克这话可不是随口吹牛,背后藏着实打实的经济逻辑。美国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生产力增长乏力,劳动力成本又高得吓人。 2023 年美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是中国的 4 倍多,很多工厂要么迁到海外,要么干脆撑不下去。而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刚好能解决这两个核心痛点。 人工智能技术正呈现爆发式增长,已经从实验室走进了各行各业。普华永道的报告早就测算过,到 2030 年,AI 能给全球经济贡献 15.7 万亿美元,其中美国能分到近 4 万亿美元,相当于每年多一个德国的 GDP 体量。 现在美国的 OpenAI、谷歌 DeepMind 这些公司,已经把大模型技术落地到金融、医疗、物流等领域,光 2023 年美国 AI 产业的规模就突破了 1.8 万亿美元,带动了 230 万个就业岗位。 机器人的威力更不用多说,尤其是人形机器人的突破,正在改写游戏规则。 马斯克自家的特斯拉 Optimus 机器人,2023 年还只能做简单的搬东西、拧螺丝,到 2024 年已经能完成汽车装配线上的复杂工序。 他公开表示,要在 2027 年把 Optimus 的成本从现在的 20 万美元降到 2 万美元,到时候年产就能冲到百万台。 要知道,一台人形机器人的工作效率相当于 3 到 5 个普通工人,还不用付工资、不用休息,能 24 小时连轴转。 为啥马斯克敢预言 300 亿到 500 亿台人形机器人?看全球的劳动力缺口就知道了。 联合国的数据显示,到 2050 年,全球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会冲到 16%,发达国家的劳动力缺口预计能达到 3000 万。 人形机器人刚好能填补这些缺口,不管是养老院的护理工作,还是工厂的流水线作业,甚至是物流行业的分拣配送,都能用得上。 再看当前的机器人保有量,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累计保有量才 350 多万台,人形机器人更是不足 1 万台。 这意味着人形机器人的增长空间是千倍级的,从几万台到几百亿台,看似夸张,实则是技术成熟、成本下降后的必然结果。 就像智能手机,2007 年刚出现时谁能想到现在全球保有量会超过 60 亿台? 对美国来说,发展 AI 和机器人更是摆脱债务危机的 “救命稻草”。如果人形机器人能大规模普及,美国的制造业就能回流,企业利润会上涨,政府的税收自然会增加。 同时,机器人能替代部分公共服务岗位,比如市政维护、医疗辅助,政府的福利支出还能减少。一增一减之间,债务压力就能大大缓解。 当然,这事儿也不是没挑战。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还需要完善,比如电池续航、自主决策能力,现在还没达到大规模商用的完美状态。 而且机器人普及可能会导致部分低技能岗位消失,比如流水线工人、快递员,这会引发新的就业问题。 但马斯克也提到,技术进步总会创造新的岗位,比如 AI 训练师、机器人维护工程师、算法设计师,这些岗位的薪资更高,也更有发展前景。 马斯克的发声,与其说是预言,不如说是给美国指了一条明路。AI 和机器人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毕竟大国博弈拼的就是谁的技术硬、谁的产业链强,而 AI 和机器人,就是下一轮竞争的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