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追逃,虚拟货币不是犯罪“避风港”钱志敏案的落幕,撕开了虚拟货币被用作犯罪工具的遮羞布,更以跨国执法的硬核成果,击碎了“跨境洗钱可逍遥法外”的幻想。身为涉案430亿元非法集资案的主犯,她将12.8万投资者的血汗钱兑换为6.1万枚比特币潜逃英国,妄图借虚拟货币的匿名性、跨境性掩盖罪证,却终究在法律与技术的双重围堵下束手就擒。从2017年潜逃到2023年被捕,近六年的逃亡生涯里,钱志敏用赃款挥霍奢靡生活,却始终难逃监控——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虽为交易提供隐私保护,但其不可篡改的特性反而成为锁定赃款流向的铁证,而中英执法机关的深度协作,更让跨境追逃的天网密不透风。当庭认罪的结局,既印证了“凡属犯罪,虽远必追”的法治承诺,也给各类金融犯罪敲响警钟:虚拟货币不是法外之地,任何试图利用新兴金融工具逃避制裁的行为,都终将自食恶果。此案更给普通投资者上了深刻一课:高收益承诺背后往往藏着非法集资的陷阱,而虚拟货币的波动性与监管复杂性,更可能成为不法分子敛财的“外衣”。唯有坚守合法投资底线,警惕各类违规利诱,才能守护自身财产安全。而跨境追逃的持续发力,也让我们看到,无论犯罪手段如何翻新、逃窜路径如何隐蔽,法治的光芒终将穿透迷雾,还受害者以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