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由荷兰单边挑起的“安世之乱”,引发的芯片断供恐慌,最终以中方主动降温、恢复供

墨者善受本人 2025-11-12 10:46:49

这场由荷兰单边挑起的“安世之乱”,引发的芯片断供恐慌,最终以中方主动降温、恢复供应收场,既彰显了中国的责任担当,更揭露了西方霸权逻辑的失算。安世半导体作为中资控股企业,70% 的封装测试产能集中在中国东莞,全球近半数车用分立芯片依赖其供应。荷兰跟风美国制裁,冻结企业资产、剥夺中资控制权,看似掌控了技术总部,实则切断了自身主导的产业链闭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本田、大众等车企纷纷停产减产,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警告将面临 50 万辆减产、超百亿欧元损失,车规级芯片价格一周内飙升三至五倍。荷兰的政治冒险,最终让全球汽车产业为其买单。关键时刻,中方的应对展现了大国智慧与担当。中国没有盲目报复,而是精准出台出口豁免政策,为合规民用芯片放行,既坚守了维护中企权益的底线,又避免了全球供应链进一步崩塌。这种负责任的态度很快转化为实际成效。大众、德日车企陆续收到恢复交付的芯片,中断的生产线逐步重启。中方通过差异化供应与人民币结算等举措,既稳住了全球客户,又分化了对方阵营,让荷兰的孤立政策难以为继。反观荷兰政府,从冻结资产到停发员工薪酬,手段步步升级,却始终低估了中国的产业实力。安世中国独立运营后,凭借充足库存保障订单供应,彻底打破了荷兰的施压企图。这场危机更深刻揭示了一个趋势:全球化分工下,供应链的核心话语权早已不是单一技术或总部所能决定。中国完备的制造业体系,让 “研发在外、制造在内” 的布局成为反制霸权的底气。中方的降温举措,不是妥协退让,而是对多边贸易规则的坚定维护。它用事实证明,动辄以 “国家安全” 干涉企业运营的霸权行径,终将反噬自身。全球供应链的稳定,需要的是平等协商而非单边制裁,是互利共赢而非零和博弈。未来,唯有摒弃霸权思维、尊重市场规则,才能让全球产业链免受政治操弄。中方在安世事件中展现的克制与担当,为国际社会应对供应链危机提供了范本,也让世界看清:合作共赢才是全球化时代的唯一正道。

0 阅读:6
墨者善受本人

墨者善受本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