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馊主意都是他出的”[笑哭] 特朗普解雇了华裔顾问黄之瀚,将自己之前所做的那

士气沉沉 2025-11-12 11:23:26

“那些馊主意都是他出的”[笑哭] 特朗普解雇了华裔顾问黄之瀚,将自己之前所做的那些荒唐事,都甩到了这位汉奸身上[笑哭] 这位叫黄之瀚的汉奸是哈佛博士,父母是从广东移民到美国的,在美国长大的他极度反华,一边喊中美“必有热战”忽悠美国人备战,一边窜访台湾递投名状,还尬吹美国“最有道德”。为表忠心,他比白人政客还激进,堪称“皈依者狂热”代言人。 可笑的是,他卖力表演却遭反噬,先因上司泄密背锅,又被极右翼扣“通中”帽子。特朗普本想拿他当“以华制华”的招牌,见他没用便随手丢弃。黄之瀚这种“舔到最后一无所有”的操作,最后也成了政坛最大笑话! 特朗普政府时期,黄之瀚的这种特质恰好被派上了用场。当时,美国的对华政策正在经历剧烈转向,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声音来阐述和推动新的战略。 黄之瀚的出现,简直是为“以华制华”的策略量身定做的招牌。一张华裔面孔,却说着最激进的对华强硬言论,这种反差本身就极具宣传效果。他很快被提拔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副助理,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上,成为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喉舌”之一。 在那段时间里,他几乎是火力全开,不遗余力地推销着“中国威胁论”,其卖力的程度,让一些观察家都感到咋舌。他似乎想用这种方式,彻底切割自己的族裔背景,向美国主流社会证明,他的忠诚百分之百属于星条旗。 然而,政治的棋盘上,从来都不仅仅是忠诚和表演就能稳操胜券的。命运的第一个转折点,来得猝不及防。他的顶头上司,时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主任的维克多·查,因涉嫌向一名记者泄露机密信息而被调查。 这起泄密案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虽然黄之瀚本人并未被指控有任何不当行为,但作为查的副手和密切合作伙伴,他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这场风波的漩涡之中。 你想想看,当你的上司出了问题,你这个最得力的助手,怎么可能完全撇清关系?这件事就像一个污点,虽然不大,却开始让他的政治光环蒙上了一层阴影。在华盛顿这个讲究“干净”的地方,任何一点负面关联都可能成为未来的隐患。 如果说泄密案只是让他沾上了泥点,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则充满了黑色幽默。正当他极力扮演“反华急先锋”以博取右翼阵营好感的时候,一些极右翼媒体和人物却突然调转枪口,给他扣上了一顶“通中”的帽子。 这理由简直让人哭笑不得,仅仅因为他的华裔身份,他们就怀疑他的忠诚度,认为他“骨子里还是中国人”。这种来自“自己人”的猜忌和攻击,无疑是最致命的一击。 他拼命想融入的圈子,到头来却因为他的出身而将他拒之门外。这种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处境,恰恰揭示了身份政治的残酷本质:无论你如何表现,你的肤色和血缘,在某些人眼中,永远是原罪。 当一个人失去了利用价值,又背上了各种麻烦,被抛弃就成了迟早的事。特朗普是一位精明的商人,更是一位实用主义的政客,他看待下属,更像是看待一件工具。 当黄之瀚这把“以华制华”的利器,因为沾上泄密案的泥泞、又被自己人质疑“不够锋利”时,他在特朗普眼中的价值便直线下降。 于是,在权力交接的尾声,那声“馊主意都是他出的”便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不仅打在了黄之瀚的脸上,也彻底终结了他的政治前途。他卖力地表演,最终却发现自己不过是一颗可以随时被丢弃的棋子。 黄之瀚的故事,就这样成了一个令人唏嘘的注脚。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起落沉浮,更像是一出现实版的寓言。 那些试图通过极端化表演来换取信任和地位的人,最终可能会发现,自己既无法真正融入新的集体,也早已与自己的根脉渐行渐远。当潮水退去,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这种“舔到最后一无所有”的结局,究竟是个人选择的悲哀,还是整个政治生态的必然?对于这件事,你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思考。

0 阅读:95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