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毛主席活到了83岁,但他的保健医生却说:“其实毛主席不具备长寿的条件,他长寿

笑蓝说 2025-11-12 11:42:39

虽然毛主席活到了83岁,但他的保健医生却说:“其实毛主席不具备长寿的条件,他长寿是因为本人比较注重保养。” 1976 年长沙游泳馆,83 岁的毛泽东被搀扶着走向泳池时,谁也没想到这会是他最后一次游泳。 他步履蹒跚却坚定,入水后竟如鱼得水,这一幕成了长寿习惯的生动注脚。 保健医生徐涛曾说:“主席算不上天生长寿,全靠后天保养。” 战争年代的奔波、晚年的病痛,都没挡住他活到八十三岁的高寿。 这背后,是贯穿一生的饮食、运动与心态调理的生活智慧。   1974 年长沙住所的清晨,毛泽东刚喝完一杯温热的浓茶,就起身在室内踱步。   他喝茶从不限品种,却坚持 “不喝凉茶、不空腹喝”,这习惯从青年时就养成。   踱步时会配合甩臂、转腰,幅度不大却能活动到全身关节。   工作人员想扶他,他总摆手:“自己走,才走得稳。” 时间拉回 1921 年,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就常和同学去湘江游泳。   那时没有泳衣,他就穿粗布短褂下水,哪怕寒冬腊月也不中断。   同学劝他别冻着,他却说 “冬泳能练筋骨,还能练意志”。   从韶山冲池塘到长江大河,游泳成了他最钟爱的运动。 这习惯滋养出 “自信人生二百年” 的豪情,也强健了心肺。   1942 年延安时期,物资匮乏,毛泽东的餐桌总是 “一饭一菜”。   饭里必掺小米或红薯,菜多是当地产的土豆、萝卜,偶尔有碗炒肉丝。   他从不挑食,还跟炊事员说 “别搞特殊,战士们吃啥我吃啥”。   三年困难时期,他更是主动减餐,把粮食省给老百姓。   1956 年中南海的夜晚,毛泽东伏案工作到深夜,警卫员轻手轻脚进来梳头。   梳子是普通桃木梳,他要求 “轻刮头皮,别用力”,几分钟就能放松下来。   这是他应对熬夜的办法,说 “头梳舒服了,脑子也清醒,能多写会儿”。   哪怕再忙,每天也会挤十分钟梳头,雷打不动。   1963 年杭州考察期间,毛泽东提出要爬北高峰,随行人员担心他体力。   他却笑着说 “慢慢爬,边爬边看风景”,还跟工作人员比赛谁先到半山腰。   爬到山顶时,他喘着气却没歇,反而指着远处说 “登高才能望远”。   爬山对他来说,不只是运动,更是调整心态的方式。   1935 年长征途中,部队缺衣少食,毛泽东却总能保持乐观。   过草地时粮食吃完,大家煮野菜充饥,他还开玩笑说 “野菜也是好东西”。   遇到困难,他从不说丧气话,反而给战士们讲 “坚持就是胜利”。   这种积极心态,徐涛说 “比任何补药都管用,能抵挡住压力对身体的伤害”。   1958 年,毛泽东开始尝试戒烟,那时他已有四十多年烟龄。   刚开始难受得坐立不安,他就用吃瓜子、嚼花生替代,实在忍不住就闻闻烟盒。   工作人员想劝他 “少抽点就行”,他却坚持 “要么不戒,要戒就彻底”。   虽然中途有反复,但晚年时真的把烟戒掉了,这份毅力很不一般。   1976 年春,毛泽东的身体已大不如前,却仍坚持自己吃饭、翻身。   他跟护理人员说 “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动就会更懒”。   那时他已不能再去游泳,就躺着做些简单的手部、脚部活动。   哪怕到了晚年,也没放弃对身体的管理,这份坚持让人动容。   如今,毛泽东的这些养生习惯仍在影响着普通人。   “吃杂食、勤活动、心态宽” 成了很多人奉行的健康准则,简单又实用。   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健康不需要昂贵的补品或复杂的方法。   粗茶淡饭里藏着平衡,江河风浪中炼就体魄,豁达心态下滋养精神。   只要把好的习惯融入日常,坚持下去,就能拥有好身体。   不刻意、不勉强,在平凡日子里把健康当成责任,用心对待。   这种态度,比任何具体的方法都更珍贵,也更值得后人学习 ——这才是他留给大家关于健康最宝贵的启示。   主要信源:(上观新闻——长寿的毛泽东主席是如何保健养生的?)

0 阅读:494

猜你喜欢

笑蓝说

笑蓝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