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主席考文垂最近来中国看了全运会开幕式,说了句挺实在的话。她说:“中国是国际体坛真正的强国。” 考文垂本身是奥运冠军出身,后来当过津巴布韦体育部长,今年3月在希腊举行的国际奥委会全会上,她以首轮绝对优势当选主席,成为首位女性、首位非洲籍的国际奥委会掌门人。 6月正式上任后,这次访华是她的首次中国之行,选择在全运会开幕式这个场合说出这句话,背后藏着的是对中国体育实打实的认可。 竞技体育的成绩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但中国现在的竞技体育早就不是只靠“金牌至上”了。 这些年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不仅是金牌数量稳居前列,更重要的是项目覆盖面越来越广,以前很多冷门项目甚至是空白项目,现在都能实现突破。 就像北京冬奥会的时候,中国实现了全项目参赛、建队和训练,短短几年就填补了很多冬奥小项的空白,有的项目还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巴黎奥运会上,14个小项的中国运动员首次站上最高领奖台,网球、花样游泳、艺术体操这些以前被欧美队伍垄断的项目,中国选手也能成功突围。 这些成绩不是凭空来的,背后是科技的赋能和科学的培养体系,风洞实验室帮运动员优化动作,3D和AI技术辅助训练,自主研发的专业装备提升竞争力,而且人才培养也不再局限于专业体校,很多运动员来自社会俱乐部和普通学校,多方资源整合让体育人才不断涌现。 这种既有尖子选手又能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格局,才是真正的强国水准。 中国体育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国际影响力,不再是单纯的参与者,而是开始成为引领者。 中国现在不仅能办好全运会、奥运会这样的大型赛事,还能把办赛经验分享给其他国家,比如这次全运会的“全民全运”理念就被洛杉矶政府借鉴,为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提供参考。 而且中国一直积极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考文垂在发言中提到,中国的成功经验值得全世界借鉴,这可不是客气话。 这些年中国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让原本小众的冰雪项目在亚洲乃至全球普及;在疫情期间,中国不仅保障了国内体育赛事的有序开展,还向其他国家提供体育器材援助、分享训练经验,为全球体育事业的复苏出了力。 这种愿意分享、主动承担责任的态度,让中国在国际体坛的话语权越来越重,这也是体育强国的核心内涵之一。 考文垂这次访华,不仅是为了观摩全运会,更是为了寻求国际奥委会与中国的深度合作。 作为全球体育领域的领导者,她很清楚,中国现在已经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国的体育发展经验能为全球体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从推动性别平等到支持青年体育发展,从践行可持续发展到促进体育文化交流,中国和国际奥委会的合作领域越来越广。 而中国也通过体育这个桥梁,向世界展示着自己的发展成就和大国担当,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理念。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 当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这样的体育强国才更有分量、更有温度。 考文垂的这次中国之行,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全面的中国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