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离谱的设置背后,都有一个更离谱的事故,哪怕有智能监控、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依然会有大量不知死活的人,不顾劝阻,穿越危险地带,一旦发生危险,不单要救援,如果出了事故,还会将锅甩给国家。离谱的事故在秦岭从未断绝。2024 年 10 月,4 人无视禁攀警示夜爬冰晶顶拍云海,突遇极端天气致一对情侣失温遇难,150 余人耗费 18 小时搜救。2025 年 10 月,18 岁少女无专业装备独自进山迷路,救援人员在陡峭山谷彻夜搜寻才寻回她。还有人失足坠崖、体力不支掉队遇难,每起悲剧都伴随着大量公共资源的消耗。 更让人寒心的是部分违规者出事就甩锅的嘴脸。他们明知闯入的是生态脆弱的核心区,却抱着 “不会出事” 的侥幸。一旦陷入险境,不仅心安理得占用消防、公安等救援力量,有人甚至在事故后起诉救援队伍,把自身违规造成的后果推给国家和社会。此前就有户外公司组织千余人违规穿越,造成高山草甸生态破坏,还有获救者不愿承担救援成本。这些行为让治理者不得不采取更强硬的措施,带刺铁丝环的出现,正是对这类离谱行为的被动回应。 不过这一手段终究治标不治本,还可能伤及野生动物,不到 24 小时便被拆除。其实陕西已在推 “非法穿越黑名单” 和信用惩戒,也支持救援队向违规者收费。真正的解决之道,既要用更严的执法提高违规成本,更要让人们认清:秦岭的警示不是限制,而是保护。放弃侥幸、敬畏规则,才既能守住自己的生命,也能守住公共资源与秦岭的生态。
每一个离谱的设置背后,都有一个更离谱的事故,哪怕有智能监控、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
墨者善受本人
2025-11-12 13:47: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