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改革“先砍”自己 日本内阁昨天召开相关内阁大臣会议,确认停止向首相和大臣阁僚发放额外津贴,原本这些津贴是在议员薪酬之外额外发放。 并决定给干着琐事的基层公务员平均涨薪,幅度还不算小。 这波“先砍自己、再喂基层”的操作,让不少日本民众直呼“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内阁会议的现场记录里藏着细节,被砍掉的津贴不是小数目,像“政务官特别津贴”“执行勤务补贴”这些,每个阁僚每月加起来能多拿十几万日元,相当于普通上班族大半个月的工资。 高市早苗在会上说得干脆,自己的薪资要先对标普通议员,不能搞特殊化,这倒和她就职时“确保阁僚薪酬不超国会议员薪金”的表态完全对上了,不是空喊口号。 高市早苗这步棋,其实是冲着日本公务员体系的老毛病来的,这些年基层公务员离职率一直走高,共同社的调查里提到,年轻人不愿来,来了也留不住,核心就是钱少事多。 反观高层,各种隐性福利不断,民众早就有意见,去年就有市民团体统计,阁僚们的额外收入加起来,一年能抵上几十名基层员工的工资,这种反差在网络上骂声一片。 有人说她是在作秀,但这次涨薪覆盖了全国近百万一般职公务员,从窗口办事员到市政维修工都在其中。 资金来源也说得明明白白,就是从阁僚津贴和政府办公经费里挤出来的,没额外增加税收。 高市早苗的幕僚在接受采访时透露,首相特意交代,要让基层先尝到甜头,这样改革才能推得动。 基层的变化已经慢慢显现,大阪市负责街道清扫的团队里,几个年轻临时工开始打听转正式编的条件。 之前他们总担心工资太低,干不长久,现在看到涨薪信号,都愿意多花心思在工作上。 还有负责疫情防控数据统计的公务员,之前总抱怨加班没补贴,现在干劲足了不少,报表提交的效率都快了些,这些细碎的改变,比任何口号都实在。 当然也有质疑的声音,反对党就说,砍掉的津贴说不定以后会换种形式补回来,涨薪也可能只是一次性的。 东京大学研究行政改革的教授也提醒,关键要看后续政策能不能跟上,比如基层公务员的晋升通道、加班待遇这些老问题不解决,单靠一次涨薪留不住人。 这些顾虑不是没道理,毕竟日本政坛之前也有过“昙花一现”的福利调整。 但不管怎么说,高市早苗这“自砍一刀”的姿态,已经打破了过去“高层先受益”的惯例。 在民众对政治精英信任度不高的当下,这种从自身开刀的改革,至少迈出了务实的一步。 基层公务员是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桥梁,他们的积极性提起来了,政策落地才会更顺畅。 至于这场改革能不能长久,还要看后续的动作,但至少现在,那些守在窗口、扫着街道的普通公务员,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被重视。 参考资料:财联社《紧随普通“打工人”!日本公务员将迎来34年来最大幅度加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