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讨好特朗普拆除北约轰炸遗址,武契奇的无奈之举,终于还是激怒了塞尔维亚民众! 日前,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爆发了一场街头示威活动,数千名塞尔维亚学生走上街头,抗议在前南斯拉夫武装部队总部大楼原址兴建特朗普大厦一事。 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街头彻底沸腾了!数千名学生高举标语、高呼口号走上街头,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愤怒,这场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矛头直指政府计划在前南斯拉夫武装部队总部大楼原址兴建特朗普大厦的决定。在民众心中,这片土地承载着无法磨灭的伤痛记忆,拆除轰炸遗址讨好特朗普的举动,终究还是触碰了塞尔维亚人的底线。 示威现场的画面让人动容,年轻的学生们举着 “铭记历史,拒绝遗忘”“这里不是商业用地” 等标语,从城市各个角落汇聚到遗址附近,整齐的口号声回荡在街头。有人带来了当年轰炸事件中遇难者的照片,一张张黑白影像无声诉说着过往的悲剧; 还有人打出了前南斯拉夫武装部队的旧旗帜,以此抗议将纪念遗址商业化的做法。现场秩序一度紧张,警方在周边设置了警戒线维持秩序,但学生们的抗议热情丝毫未减,不少市民也自发加入其中,让抗议队伍不断壮大。 这片引发争议的土地,对塞尔维亚人有着特殊的意义。这里曾是前南斯拉夫武装部队总部大楼的所在地,1999 年北约轰炸南联盟期间,这座大楼遭到精确打击,成为那场战争中最具代表性的遗址之一。 当时的轰炸造成多名军人和平民伤亡,大楼坍塌的画面成为一代人的创伤记忆,如今遗址旁还保留着部分残垣断壁,被许多塞尔维亚人视为纪念战争、缅怀逝者的精神地标。多年来,不少民众呼吁将这里改建为战争纪念馆,让后人铭记那段屈辱与伤痛的历史。 武契奇政府计划在此地兴建特朗普大厦,被外界解读为讨好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寻求美塞关系突破的重要举措。据悉,该项目由美国企业牵头投资,建成后将包含酒店、写字楼和高端住宅,成为贝尔格莱德的新地标。 政府方面曾表示,这一项目能为塞尔维亚带来大量投资和就业岗位,助力经济发展,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民众认可。在塞尔维亚人看来,用战争遗址换取商业利益和外交好感,是对历史的背叛,更是对遇难者的亵渎。 事实上,武契奇政府的这一决策背后,有着复杂的现实考量。近年来,塞尔维亚在国际舞台上处境微妙,既希望维持与俄罗斯的传统友好关系,又渴望融入欧洲和西方阵营,获得更多经济和外交支持。 特朗普在任期间,美塞关系曾出现一定程度的缓和,此次兴建特朗普大厦的计划,被认为是塞尔维亚试图巩固与美国关系的重要一步。但政府显然低估了民众对历史记忆的重视程度,决策公布后迅速引发轩然大波,除了学生示威,不少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也纷纷发声反对,指责政府忽视民族情感。 随着抗议活动的持续发酵,相关话题在塞尔维亚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话题热度居高不下。有网友晒出当年轰炸后的现场照片与如今的遗址现状对比,呼吁大家珍惜历史记忆;也有网友质疑政府决策的透明度,认为如此重要的项目并未充分征求民众意见。 国际社会也对这一事件高度关注,部分媒体指出,武契奇政府的这一 “无奈之举”,本质上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艰难抉择,但无论出于何种考量,忽视民众情感和历史记忆的决策,终究难以行得通。 目前,塞尔维亚政府尚未对民众的抗议做出明确回应,特朗普大厦项目是否会调整或搁置,仍有待观察。但这场抗议活动已经传递出清晰的信号:历史记忆不容商业化,民族情感不容轻视。如何在外交诉求、经济发展与民众情感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武契奇政府面临的严峻考验。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