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879年,浙江巡抚谭钟麟午睡之后,路过通房丫头卧室时与之发生关系。而就是这一次丫头便怀了孕,一年后生下一子,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风云人物:谭延闿。 谭家的饭桌不只是吃饭的地方,更是能看出家里人地位高低的地方,李氏出身穷苦,因为长得清秀、干活勤快,被当作礼物送到谭钟麟府里做通房丫头,连姨太太的名分都没有。 每天开饭,李氏必须站着伺候,等所有主子吃完了她才能去吃那些残羹冷炙,这个规矩她遵守了整整二十四年。 而她的儿子谭延闿也因为是庶出,从小就被轻蔑地叫做“小老三”,看着嫡出的兄长们被尊称“大少爷”。 母亲受的委屈,谭延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发誓要“为母读书,让她坐下吃饭”,靠着这个动力,他读书非常刻苦,十三岁就考中了秀才,二十二岁考中了举人。 1904年,二十四岁的谭延闿去京城参加会试,考中了会元,接着又考中了进士,喜报传到家里那天,谭钟麟当着全家人宣布:“李氏以后可以上桌吃饭了!”那一天,李氏颤抖着坐下,她夺回的不是一顿热饭,而是被剥夺了半生的尊严。 饭桌上的仗打赢了,但更硬的仗还在后头,1916年,李氏在上海病危,当时已是湖南督军、手握重兵的谭延闿,不顾幕僚劝阻,直接挂印而去,放弃权位赶到母亲身边,可母亲最终还是在1917年去世,他扶着灵柩回长沙安葬。 这时,他发现自己的权势在“族规”面前竟然失灵了,谭氏族老们拦在祠堂前,坚决不让灵柩从正门进入,理由是:妾室去世,只能走侧门。 谭延闿的兵权、官职,在族规面前都不管用,就在祠堂那三米宽的正门前,谭延闿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震惊的事。 他纵身一跃,躺在母亲的棺材上,用近乎咆哮的声音喊道:“今天我谭延闿也死了,连我一块抬出去!” 这一刻,他不是什么督军,他只是一个用自己性命为母亲开路的儿子,族老们被这决绝的姿态吓住了,规矩在生死面前退让了,祠堂的正门慢慢打开,谭延闿为母亲赢回了死后的第一个尊严。 但谭延闿对母亲的守护一直持续到自己去世,他一辈子没有再娶妻子,也坚决不纳小妾,孙中山曾经想把宋美龄介绍给他,他以自己快五十岁、年纪太大为由拒绝了,但真正的理由只有一个:他不想再让任何一个女人,重蹈母亲“站着吃饭”的覆辙。 时光流转百年,如今,谭家的老宅现在成了文物,李氏当年住过的小厢房现在成了游客们停留凭吊的地方。 2021年清明节,谭延闿的曾孙辈从美国回到家乡,重新修整了岳麓山上的祖坟,在新立的墓碑上,一个百年前不可想象的场景出现了:李氏的名字与丈夫谭钟麟的名字并列刻在了一起。 这位曾经被人看不起的女子,后来在谭家的族谱里被称为“太夫人”,在最终墓碑上,获得了和巡抚丈夫同等的地位。 信息来源: 人民网《民国人物谭延闿家族史考》 新华网《长沙谭氏故居完成修缮对外开放》 湖南省档案馆《谭延闿日记手稿整理与研究》 美国《侨报》2021年4月报道《谭氏后人回乡祭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