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2年,山东大善人潘守廉路过济州的一条巷口时,无意中看见一个卖煎饼的妇女,顿感此女不凡,她虽衣着寒酸,但干净整洁,头发梳的一丝不苟,这让潘守廉眼前一亮。[给你小心心] 1892年冬天,济州城寒风凛冽,山东官员潘守廉在调任途中路过一条小巷,被巷口的煎饼摊吸引了目光。 摊主是位衣着朴素的妇人,虽然双手冻得通红,却把摊位收拾得干干净净,她动作不慌不忙,在喧闹的市集中显得格外沉静。 这位妇人叫邱氏,早年守寡后便独自带着孩子谋生,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磨豆子、调面糊,靠卖煎饼勉强维持生计。 尽管生活清贫,她始终保持着整洁的衣着和从容的神情,潘守廉观察了几日,发现这个摊位突然空了下来。 他向邻居打听才得知,邱氏因劳累过度病倒了,家里还有个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潘守廉当即决定前去探望。 推开邱氏家吱呀作响的木门,眼前景象让他心头一紧,四面透风的屋子里,邱氏正发着高烧,年幼的儿子云鹏守在母亲床边,小手里捧着半碗凉水。 看到这一幕,潘守廉立即请来大夫为邱氏诊治,待邱氏病情好转后,潘守廉将她母子二人接回府中。 他让邱氏在府里做些杂活,这样既能维持生计,又能照顾孩子,更重要的是,他承诺供云鹏读书,给了这个孩子改变命运的机会。 年幼的云鹏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每天清晨,他总是第一个到书房,夜里常常借着月光默诵诗文。 邱氏虽然不识字,却总在儿子夜读时默默陪在一旁,手里做着针线活。 潘守廉被这对母子的勤勉所感动,特意为云鹏请来名师指点,云鹏的学业进步神速,不出几年便在同龄学子中脱颖而出,每逢科考,他总能名列前茅。 数年后,云鹏不负众望,凭借过人的才学和踏实肯干的作风,他逐步晋升,最终两度出任民国总理。 每当有人问起他的成长经历,他总会提起母亲在寒冬中卖煎饼的身影,以及潘守廉当年的知遇之恩。 这段往事在当地传为美谈,一个官员的善举和一个母亲的坚韧,共同成就了一段佳话。 云鹏执政期间,始终保持着体恤民情、关注民生的作风,这与他早年的经历密不可分。 人生际遇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有时候,一个善意的举动,可能改变另一个人的一生,而一个母亲的坚韧品格,更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网友们被这个故事 深深打动。 “ 这才是真正的积德行善,善有善报的完美诠释,潘守廉有眼光,邱氏有骨气,两个家庭互相成就,真是段佳话。” “ 以前读民国史就知道靳云鹏和潘馥,还真不晓得背后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和这段感人的故事,母亲的格局,真的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 邱氏自己都那么难了,还坚持供孩子读书,做事勤勤恳恳,这种坚韧和感恩的心,现在真的太稀缺了。” “ 潘守廉的善举改变了两个家庭的命运,甚至影响了历史,但我觉得最关键还是邱氏本人抓住了机会,并且教育得当,贵人相助重要,自己争气更重要!” “ 这个故事最打动我的地方是邱氏在土匪来了的时候,舍出自己的儿子去救东家的孩子,将心比心,这得有多大的勇气和义气,潘家后来把她当亲人,是应该的。” 您认为在当下社会,是“贵人相助”的机会更难得,还是个人具备“抓住机会的品格与能力”更可贵?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信息来源:邹城历史文化名人简介:靳云鹗.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