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延安卷烟厂濒临倒闭。46岁的褚时健站在破旧的车间里,只说了句“我来试

山羊爱吃羊嗄 2025-11-12 20:32:03

1994年,延安卷烟厂濒临倒闭。46岁的褚时健站在破旧的车间里,只说了句“我来试试”。 他手把手教技术员调整设备,把堆积如山的次品烟变成畅销货。当时没人想到,这个举手之劳会在二十多年后换来136吨橙子的订单。 更早之前,51岁的褚时健接手玉溪卷烟厂时,面对的是每年倒贴30万的烂摊子。 他像老农伺候庄稼一样钻进烟田,连每片烟叶的厚度都要测量。最绝的是他把设备利用率从38%提升到98%,让红塔山成了当之无愧的烟草巨头。 当时上级质疑他投入46亿建新厂,他回了一句:“一年至少增30亿!”结果他真做到了。 但人生就像坐过山车。1999年,站在事业巅峰的褚时健突然入狱,女儿在狱中自杀。所有人都以为这就是结局了,可老褚偏不信命。 2002年保外就医时,他戴着老花镜出现在哀牢山,开始研究怎么种出最甜的橙子。 他蹲在地里测土壤酸碱度,自己调配肥料,教果农剪枝疏果。十年后,“褚橙”火遍全国,84岁的他成了“中国橙王”。 最动人的一幕发生在2017年——当褚橙遇到滞销,延安卷烟厂的货车直接开进哀牢山,拉走136吨橙子作为员工福利。烟厂厂长只说了一句:“当年褚厂长拉我们一把,现在该我们还了。” 这还不是结局。2023年,双方签了新协议,烟厂把先进的冷藏技术反哺给褚橙。当年他教人家降焦技术,现在人家用科技回报他。这段跨越三代人的情谊,比任何商业合同都牢固。 褚时健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现在很多企业讲“生态链”,其实老褚早就悟透了——真正的生态链不是资本联结,而是人心换人心。 就像他常说的:“你把事做好,钱自然就来了;你对人真诚,路自然就宽了。”

0 阅读:64
山羊爱吃羊嗄

山羊爱吃羊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