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小国家都敢跟中国翻脸?不怕中国?说穿了就是看准了中国“雄而不霸”的脾气。 他们知道咱们凡事留一线,不会像某些大国那样动不动就掀桌子。你看他们对美国就乖得像小猫,别说翻脸了,就算心里有怨气也不敢明着叫板,为啥?因为美国的霸权可是实打实的,不听话就制裁,再不行就动武,古巴被制裁了几十年,委内瑞拉被折腾得经济崩溃,这些小国都看在眼里,谁敢拿自己的国运赌? 再看中国这边,经济体量世界第二,军事实力也稳居前列,但从来没把拳头对准过小国。中国的国防开支占GDP比重一直保持在1.5%以内,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跟美国那占GDP3%、动辄近万亿美元的军费比起来,压根不是一个路数——美国在全球80多个国家有将近800个海外军事基地,驻军超过16万人,光在中国周边就有313个,而中国至今只在吉布提有一个海外保障基地,还是用来支持人道主义救援的。这种防御性的姿态,加上咱们一贯坚持的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让不少小国觉得“中国好说话”。 就拿立陶宛来说,明明跟中国建交时承诺过一个中国原则,转头就允许台湾当局设立所谓“代表处”,公然挑衅中国核心利益。换成美国遇到这种事,恐怕早就各种制裁轮番上阵了,但中国只是把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就算是罕见的严厉回应了。结果立陶宛还敢向美欧“卖惨求援”,说自己面临经济压力,说白了就是赌定中国不会把事做绝,不会像美国那样搞全面封锁。这种底气,不就是看准了中国的仁慈吗? 还有南海那些周边小国,明明有些岛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他们却敢偷偷占着不走,甚至时不时搞点小动作试探底线。为啥?因为他们知道中国始终主张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端,就算发生摩擦也会保持克制,不会轻易动武。 换成美国,别说占岛礁了,就算只是跟他唱反调,都可能被安上“支持恐怖主义”的帽子,招来军舰和制裁。这些小国心里门儿清,跟中国翻脸的代价远远小于跟美国翻脸,所以才敢有恃无恐。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小国一边跟中国翻脸,一边还舍不得放弃中国的市场和合作红利。就像立陶宛,被中国反制后木材、鱼类、乳制品出口受了影响,却还盼着欧盟帮忙重新安排供应链,本质上还是不想彻底断绝和中国的经济联系。 他们算准了中国重视互利共赢,不会因为外交分歧就搞“一刀切”的经济封锁,这种对中国仁慈的精准拿捏,让他们敢在外交上跳得很高,经济上却想继续捞好处。 这背后其实还有西方势力的推波助澜,美国搞印太战略,北约也想往亚太伸手,这些小国觉得有了靠山,就更敢跟中国叫板了。他们以为抱住美国的大腿,中国就不敢怎么样,却忘了美国的支持从来都是有条件的,一旦真出了问题,所谓的“后盾”很可能变成“空架子”。就像立陶宛求援欧盟,最后也只得到口头支持,真金白银的帮助压根没着落,这就是狐假虎威的下场。 中国的“雄而不霸”,本质上是大国担当,是不想让普通老百姓为外交争端买单,是希望通过和平方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但这种仁慈有时候被一些小国误读成了软弱,觉得中国好欺负、能拿捏。 可他们忘了,中国的仁慈是有底线的,在台湾、南海这些核心利益问题上,咱们从来没有退让过,立陶宛的下场就是最好的例子——虽然没搞全面制裁,但外交降级、贸易受限,这些后果已经让他们尝到了苦果。 反观那些对美国言听计从的小国,看似没挨过打,实则处处受制于人,美国说制裁谁他们就得跟着制裁,美国让派军舰去南海他们就不敢不去,完全没了自己的外交主权。而跟中国翻脸的小国,虽然暂时蹦跶得欢,但长期来看,失去中国这个大市场、大合作伙伴,最终受损的还是他们自己。 说白了,小国敢跟中国翻脸,核心就是吃透了中国“不想惹事、凡事留余地”的仁慈,知道咱们不会像霸权国家那样动辄使用武力或全面封锁。但这种仁慈不是没有底线的,一旦触碰中国的核心利益,就算再小的国家,也得承担相应的后果。 那些还在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小国,别真把中国的克制当成可欺的软肋,真等把中国惹毛了,到时候可就不是降级外交关系这么简单了。 中国的“雄”是实打实的实力,“不霸”是大国格局,可这不代表咱们会任由别人骑在头上,真要突破底线,再小的国家也得付出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