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82年,75岁的关露躺在病床上,中央派人给她宣读一份平反文件:“关露的历史已查清,不存在汉奸问题!”一时间,关露喜极而泣,但是让人们没有想到的是,不久之后她竟然选择自杀。 关露的“汉奸”身份,不是别人强加的,而是她遵照组织命令亲手为自己塑造的,1939年秋天,她的上级潘汉年交给她一个任务:渗透汪伪政府的特务机构“76号”。 这个任务有个特殊的切入点:“76号”头目李士群的妻子叶吉卿和儿子,早年逃难时曾被关露的妹妹胡绣枫收留过。 关露很清楚,接下这个任务就意味着要毁掉自己之前所有的名声,但她没有犹豫,毅然接受了任务。 为了让扮演更逼真,她主动找机会接近叶吉卿,很快就成了能陪对方逛街、聊天的“闺蜜”。她还加入了日本人创办的杂志社,甚至参加了日方主导的文学大会。 这些公开行为,都成了外界认定她“投靠日伪”的证据,但面具之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关露:一面是被社会各界唾弃的“汉奸”,另一面是为抗日事业立下功劳的地下工作者。 当报纸上骂她是“无耻女作家”时,她正悄悄把日军的重要行动情报传递给新四军;当昔日的朋友在街上遇见她,朝她吐口水表达鄙视时,她正冒着生命危险和敌人周旋。 1941年,李士群识破了关露的真实身份,但关露没有慌乱,反而冷静地促成了李士群和潘汉年的秘密会面。 这次策反非常成功,之后李士群多次为我方提供情报,还掩护过不少中共干部,救了很多人的命,这些功劳都是绝密,外人无从知晓,而关露得到的“回报”却是公开的指责和无尽的孤独。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了,但关露的“战争”还没结束,她发现,这张“汉奸”面具已经摘不下来了,国民党政府把她列入了“锄奸”名单,要抓她;而她所在的组织考虑到当时局势复杂,没有公开她的真实身份,让她继续隐藏。 这一隐藏就是一辈子,“汉奸”的污点被牢牢钉在她身上:男友王炳南因为这个原因和她分手,她从此终身未嫁;报社愿意发表她的文章,却告诉她“关露”这个名字太“脏”,不能用。 更严重的是,这个没澄清的“历史问题”,成了她后半生遭遇不幸的根源,1955年,潘汉年被调查,关露受到牵连,入狱两年。 1967年,已经60岁的她再次被捕,这一次她在狱中待了整整八年,等她出狱时,这位曾经和张爱玲齐名的才女已经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后来又因为脑血栓导致瘫痪,住在十平米的小屋里,连写字的力气和能力都没了。 所以,当1982年那份平反文件到来时,对关露来说已经太晚了,支撑她熬过几十年苦难的就是证明自己清白的信念。 如今信念达成,她的精神支柱也随之崩塌,只剩下被疾病和苦难折磨得残破不堪的身体。 主要信源:(东南大学校史文化网——《“红色间谍”关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