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郑州市的一名14岁男孩因注射生长激素引发I型糖尿病,其家长与医院对簿公堂。 2年前,李女士12岁的儿子身高只有139.5厘米,远低于校内同龄人。焦急的李女士带着孩子去了河南省儿童医院保健科就诊,经过几项检查,被医生诊断为“矮小症”,预测成年身高只能到168公分。 在医生的建议下,李女士的儿子开始注射生长激素追高。每个月都要到医院进行血液等几项化验,一开始数据都很正常。 然而,孩子在持续注射半年后,身高没长多少,血糖却开始飙升。没多久,就被确诊了I型糖尿病,需要每天注射4针胰岛素控制。2年来孩子打了2000多针,身上都是密密麻麻的针眼(数据源自李女士)。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经过司法鉴定,李女士的儿子并不是“矮小症”,是医院诊断错误。 孩子白白挨了这么多针,没长高,还诱发了糖尿病,结果是误诊。拿到结果,李女士悔得肠子都青了。 儿童注射生长激素,是必须要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要充分排除遗传病如糖尿病等在内的潜在风险,涉事医院在小李儿子的诊疗行为中被确认存在过错,未按医疗规范进行。 然而,儿童医院却将“事故”的责任全部归结到涉事医生身上,并称已经走司法程序了,法院判多少医院赔多少。 生长激素可以说价格不菲,对普通人来说是笔不小的费用,因此医生建议患者注射前都非常慎重。孩子都没达到矮小症的标准,这医院就建议打激素,是为了创收吗? 这糖尿病要伴随孩子一生,赔多少钱能够弥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