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疑郑丽文是美国培养潜伏在台湾的高级特工,你看一下她的足迹,大学毕业以后先去美国留学,再去英国进修,1991年加入民进党,后来被开除,2005年加入国民党……,现在成了国民党主席,一言一行都是想推迟大陆统一台湾的时间,从头到尾和马克思主义者没有一点关系!只谈和平,不提统一! 郑丽文这个人,过去的经历确实有点“路径曲折”。 她早年待在绿营,1990年代加入民进党,还当过国大代表。 那时候她常上政论节目,嘴皮子快、观点犀利,是典型的“战力担当”。 后来形势变化,2005年她跳到国民党阵营,据说跟连战当时积极拉拢有关。 之后这些年,她一步一步往党内核心靠,2020年排上不分区名单,2024年又成了党发言人,曝光度一路往上走。 这次党主席选举,她用相当漂亮的票数拿下位置,55岁的年纪就成为国民党史上第二位女性主席,怎么看都算破局式的人事安排。 她的就职演讲讲了二十分钟,全程没看稿,语气稳,逻辑也算清楚。开头她就先点名民进党,说当局这些年靠媒体操作对立,把整个台湾社会拖住了,让原本能往前走的三十年,在内部争吵里耗掉不少。 紧接着,她抛出“百年两岸和平”的说法,强调国民党不能再维持那种“软趴趴”的形象,要从“羊群”变成“狮群”。但她又话锋一转,说国民党走的不是街头暴力那套,而是要把秩序、照顾弱势这些传统优势重新捡起来。 这段话听起来像是在提醒党内:过去当缩头乌龟的时代差不多该结束了。 最被注意到的是她那句:“我们没有时间在那边自怨自艾,‘国家’的前途在等着我们。”这句话很明显经过斟酌。 一方面迎合岛内的本土意识,一方面又没有踩过两岸红线,话说得刚刚好,不刺耳,也不会让蓝营传统支持者不舒服。 演讲一落幕,现场直接爆出大声的掌声,显然她的这套说法,让不少党员觉得找到了方向感。 郑丽文当上国民党主席后,她的言行其实都围绕着一个主轴——尽可能把时间往后拖。 你看她这些天的公开讲话,几乎每次都强调“和平”“对话”“沟通”,但只要一到“统一”这两个字,她就自动绕开。 这种只谈气氛、不谈方向的做法,蓝营内部有人称之为“和平派”,但外界很清楚,这是在用温和论述延缓两岸进程。 更关键的是,这种态度跟谁的利益最一致?美国。 美国最怕的,就是两岸突然往前迈一步,无论是正式谈判还是局势明显倾斜。台海维持“不统不独”的状态,对美国来说是最划算的——成本低、杠杆大,又能随时介入台湾事务。郑丽文的说法和动作,恰好完美贴在美国的战略轨道上。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更能说明她和美国的关系。 她不是说想来大陆交流吗?结果人都还没踏出台湾,美国在台协会(AIT)就把她叫去谈话。 这代表什么?不是礼节性的说明会,也不是一般性的沟通,而更像是美方盯着她的一举一动,希望确保她不会在大陆说出任何“偏离剧本”的内容。 一旦说错一句,可能就触碰到美国的利益线。 这种“行前指导”,怎么看都带着几分“别乱讲话”的意味。 再看她上任后的人员安排,也能看出路数。 她保留了原本偏亲美的驻美代表,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在对美国递信号:“我上台了,但不会动你们的人,也不会动你们的管道。” 这类动作,说是务实也行,但怎么看都不像是准备在两岸问题上有大突破。 至于两岸政策,她虽然嘴上说认同“九二共识”,但具体内容一拆开,你会发现她不断强调“长期过程”“循序渐进”“要多沟通才能谈统一”。 意思很明显——能拖一天算一天。 这种说法听起来温和、稳当,但实际上就是把统一往遥远的未来推,让岛内民众保持一种“先不要急”的心理期待。 真正受益的不是台湾,而是美国。台湾拖得越久,美国可以利用的空间就越大。 从整体来看,郑丽文的路线就是: 表面柔性、实则拖延;口头和平、内里照顾美国利益;喊对话,但不推进统一。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一下!

用户80xxx73
国民党现在已经沦落为一个检漏的党,就等着民进党犯错误,长年在野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源主动出击。
华为为华
靠国民党靠得住吗?一个逃去台湾还败了的
宜佳
..这种分析抓到要害了!
宜佳
来大陆前被美国人约见,并且欣然赴约,可疑!
笑傲江湖
故意挑拨是非l
wisher
毫无根据,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