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禁止进入神农架深处?一位60多岁的巡山员告诉我:别看神农架拥有大量高等植物和珍稀动物,但这是禁区,要是执意闯入,就是在拿自己的命开玩笑。 提起神农架,很多人第一反应不是“世界自然遗产”,就是“野人出没”,神秘得让人头皮发麻。巡山员的亲身经历,猎奇背后的生态与安全隐忧,这里不只是风景区,更是生死之间的分界线,神农架的禁区到底藏了些什么,让官方一次又一次画下红线,这里面的门道值得细细琢磨。 神农架在国际上的身份不止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头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妥妥的多重护身符。可这层光环并不能遮住森林深处的真实危险。这里曾经是伐木工人的主战场,一度刀耕火种,森林差点被啃成骨头。 后来国家一声令下,全面转型保护,不仅让伐木工变成了护林员,也让神农架成了中国生态保护的标杆。现在的神农架,森林覆盖率高得吓人,几乎密不透风,成了南水北调的关键水源地,谁要是闯禁区,等于在给全国人民的水杯里下绊子。 这片密林就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带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之一,四季分明,气候立体,山高谷深,暗河、溶洞、悬崖一个不少。巡山员在林子里转一圈,能碰上黑熊、野猪、金丝猴,光是脊椎动物就有 749 种,4329 种维管束植物,金丝猴和珙桐更是国家级的宝贝,毒蛇、箭毒木、毒草这些角色也不会缺席,五步蛇、见血封喉的木头随处可见,误食毒果、藤蔓绊倒的事年年发生。 地形复杂,气候说变就变,山里头常年云雾缭绕,气温能从夏天直接跳到冬天。巡山员有一次差点因为暴雨迷路,能见度一米不到,GPS和指南针都失灵,地磁异常让人怀疑人生。 2017年有驴友组团非法穿越,结果被困深山,通讯中断,直升机都没法降落,搜救队进山一趟堪比打仗,耗时耗力,最后还是靠护林员拼命把人救出来。违规者除了要自担救援费用,命也差点丢在了里头。 巡山员常年在山里,处理过不少因为毒草皮肤过敏、藤蔓绊倒的事故。野生动物身上的病毒也让人提心吊胆,外来的探险者根本扛不住这里的天然考验。 神农架的管理一直在升级,2000年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到2025年各项保护措施更加细化,配合卫星遥感、无人机、电子围栏,天上地下全覆盖。 在 2017 年建立社区共建共享机制,与辖区 5 个乡镇签订合作协议,开展社区共建共管等相关工作,,实时监控野生动物动态,巡护轨迹清晰可查,偷猎、盗采的空间被压缩到极致。 神农架的禁区设置,其实是对自然最大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负责。世界遗产的身份,不只是荣誉,更是一份责任,这种责任感在每一条禁令、每一次救援、每一场宣传中都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老一辈伐木工转型做护林员,24年风雨无阻,见证了从“砍树糊口”到“护林养家”的转变。这种身份的转变,折射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进步。 神农架的生态价值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是靠一代代人的坚持和汗水守出来的。现在的神农架,已经不再是传说中的“野人出没”,而是“华中水塔”和物种基因库,是中华大地不可或缺的生态屏障。 守住神农架,是守住中国的水脉,也是守住未来的希望。禁区红线不能踩,这不只是规则,更是一种共识。自然的神秘,值得被敬畏,也值得被每一个走近它的人珍惜。 参考信息:【中国绿色时报】湖北神农架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并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