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国防部部长前脚刚表示出,已经部署了80万军队准备好了跟俄罗斯开战的准备,后脚就有德国媒体报道称,炸毁“北溪”管道的幕后黑手,竟是时任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他们认为乌克兰想借切断俄罗斯的石油收入及其与德国的经济联系,不知德国民众对此有何反应,真是拿钱帮凶手伤害自己。 在联邦国防军年度会议上,德国联合行动司令部司令索尔弗兰克中将高调宣称,德国已经做好了和俄罗斯开战的准备,随时能协助北约在俄边境部署 80 万大军。 为了撑场面,他还搬出了一份千页的《德国行动计划》,说一旦触发北约集体防御条款,德国会作为后勤枢纽,180 天内完成数十万兵力的集结调度,甚至连高速公路升级、港口扩建这些细节都规划好了。 国防部长跟着补刀,说 “生活方式正处于危险之中”,总理默茨也表态对乌外交途径 “用尽”,要加倍输送武器。 可这 80 万大军的数字看着唬人,实际根本经不起细扒。德国现役军人也就 18.2 万,就算加上到 2035 年才能扩充完的预备役,总兵力也才 46 万,还差着近一半的缺口。 默茨自己都承认,关键得有士兵,现在国防部长正急着推新《兵役法》吸引年轻人参军。说白了,这所谓的 “备战” 更像一场威慑表演,既给东欧盟友壮胆,也给乌军打气,顺便给国内扩军找个借口。 就在德国忙着秀肌肉的时候,“北溪” 管道爆炸案的调查结果来了个大反转。德国媒体援引《华尔街日报》的消息,调查人员已经掌握了清晰证据,证实那次袭击是扎卢日内直接指挥乌克兰精锐部队干的。 调查团队顺着船只租赁记录、电话号码一路追查,还靠测速摄像头拍下的模糊照片,用人脸识别软件锁定了一名乌克兰潜水员的身份,顺着线索摸到了整个破坏小组 ——3 名特种部队士兵和 4 名资深潜水员,指挥官已经在意大利被捕,等着引渡到德国受审。 更让人唏嘘的是,这起袭击的动机竟然是切断俄罗斯的石油收入,以及德国和俄罗斯的经济联系。要知道,“北溪” 管道被炸后,德国彻底失去了廉价天然气来源,能源价格飙升,不少工厂因为成本太高迁到了国外,普通民众过冬都得精打细算。 而德国一直是对乌援助的大户,不仅送了 3 套 “爱国者” 防空系统,还承诺年底前再追加两套,真金白银砸进去不少,没想到最后竟是 “养了个白眼狼”。 更戏剧性的细节还在后面。有消息说,当初泽连斯基其实已经在美国中情局的要求下,下令取消了袭击计划,但扎卢日内根本没服从,硬是带着人把管道炸了。 整个行动的启动也挺离谱,竟是一群乌克兰高官和商界人士在酒吧喝酒时,一时兴起拍板的,前后耗资才 30 万美元,租了艘游艇,还特意加了名女船员伪装成朋友出游的样子。 这事儿在德国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反对党 “德国选择党” 借着民众对高能源价格的不满,直接呼吁削减对乌援助,原本就不算稳固的援乌共识开始松动。 不少德国民众在网上吐槽,“我们为了支持乌克兰,自己过得紧巴巴,结果人家反手炸了我们的能源命脉”“合着我们是在拿钱帮凶手伤害自己”。 虽然默茨政府表示能承受住国内政治压力,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接受了 “基辅主导袭击” 的事实,对乌支持率肉眼可见地下降。 一边是摆着架势要和俄罗斯硬刚,投入大量资源备战;一边是发现自己的核心基础设施,被自己全力支持的国家给炸了,德国现在的处境别提多尴尬了。 这场爆炸案不仅让德国经济遭了重创,还撕裂了欧洲内部对乌的支持,波兰等国也对乌克兰的做法颇有微词。而扎卢日内现在已经调任乌克兰驻英国大使,面对指控只说自己一无所知,称相关说法是 “纯粹的挑衅”。 德国的这波遭遇,也让国际社会看清了俄乌冲突背后的复杂博弈。原本想着靠支持乌克兰遏制俄罗斯,结果却被盟友背后捅了一刀,还得自己扛下经济损失和地缘政治风险。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