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套用黄岩岛的模式拿回中业岛,能行得通吗? 1971年,菲律宾利用机会把这个

幕沧小澜 2025-11-14 18:53:28

如果套用黄岩岛的模式拿回中业岛,能行得通吗? 1971年,菲律宾利用机会把这个岛据为己有,之后几十年,岛上的变迁越发显得棘手。起初只是派几个人驻扎,之后就连机场、渔港都修了起来。 于是,岛屿变成了菲律宾在南沙的关键据点,甚至成了他们行政和军事活动的中心。最近,菲律宾又往岛上砸钱,加码建设,希望把这里越做越牢固。 但是这种长期占领和持续开发,让岛上的生态环境越来越糟。渔民没日没夜的捕鱼,岛上种菜、建房,海域里的鱼越来越少,珊瑚也被破坏得差不多了。南沙群岛的生态遭殃,这种变化不光中国看在眼里,国际社会也给出担忧。 中国主张对南海岛礁的所有权,可想要直接拿回中业岛没那么容易。岛上不仅有菲律宾的士兵,还有平民生活在那儿,登岛就可能面临直接对峙。 美国也总给菲律宾撑腰,频繁在附近军演,火药味十足,却又都在克制升级,因为真打起来谁都讨不到好处。大家都在博弈,谁也不敢贸然动手。 但是,中国在仁爱礁的做法就显得格外聪明,不是派兵,不是登岛,而是在外围管控补给。只让生活用品进,军事设备和建筑材料严防死守。 去年,菲律宾送货船想带建筑材料上礁,被海警拦下,结果驻军吃喝不愁,可屋子、跑道迟迟修不了,越用越旧。这种操作看起来温和,实际上就是让岛上的人慢慢熬不住,最后不得不撤离。 可中业岛的情况比黄岩岛复杂太多,黄岩岛没有驻军也没住人,带着生态保护的名义设立保护区,主权宣示顺利推进,这套思路放到中业岛上就很难复制。 中业岛的实际控制权在菲律宾手上,岛上常年有兵营和居民,哪怕提出保护区方案都极有可能一触即发,引来强烈反弹,还可能让美国有借口强势介入。 但不硬碰硬、不直接冲突的办法反而最见成效,中国在外围限住军事补给,只给民生物款放行,这让对方既感受到压力,又不会把局势推向失控。 只要持续围困,中业岛上的士兵和居民生活越来越难维持,不需要武力,时间和消耗就会击败对方的信心。 南海不是只有中业岛一个棋子,各国其实都明白,真要把争端闹到不可收拾,只会损坏整个区域的合作和利益。 大家都不愿意让外部势力把南海变成新的战场,所以中国采取的限制补给、外围管控的方式,既能表达主权,又能避免激化矛盾,这种稳妥又缓和的博弈到底更容易让对方熬不住,或者心生退意。 说到底,中业岛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菲律宾往岛上砸了那么多资源,确实给自己争了不少主动权,但随着管控收紧,岛上的士兵和居民只能在资源缺乏中努力坚持。 中国这种渐进施压不见血,却见成效,慢慢把局势引向自己的节奏。南海争端看上去复杂,其实真正关键的是谁能在不露声色的博弈中把握每一步。

0 阅读:44
幕沧小澜

幕沧小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