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公开喊话大陆:请大陆的一些朋友不要对台湾喊打喊杀,她强调说,要知道台湾被清朝抛弃后,被日本殖民50年,吃了很多的苦。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台湾问题常被提起“清朝抛弃台湾”,这其实是误读,清朝不仅没想过放弃台湾,反而在1885年设立台湾为行省,还大力建设交通、教育和防务,刘铭传在台湾修铁路、建炮台、开办学校,都是实打实的投入,目的是把台湾发展成东南沿海屏障,即便晚清国力衰弱,也没有主动放弃的意思,真正导致台湾被割让,是甲午战争清朝战败,日本提出苛刻条件,清政府被迫签署马关条约,那场战争,北洋水师和日本舰队差距大,清军虽拼尽全力,仍难以抵挡日军,最终无奈割台求和,谈判时,清朝上下乃至台湾民众都极力反对,官员和百姓都曾多次上书请愿,但在绝对实力面前,爱国心也只能服从现实。 日本接收台湾后,推行了系统的殖民政策,首先就是教育,日本让台籍学生基本只能学些技能工种,想读法政、理工等高阶学科非常难,官方语言全面切换成日语,中华传统文化被淡化,青年一代和祖国文化渐行渐远,除了教育,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社会结构和经济活动也被严格管控,社会分层明显,几十年下来,两岸在文化认同和历史记忆上逐渐出现了隔阂,这也是后来两岸认知差距的重要历史原因。 但台湾人在日本统治下并没有屈服,1895年割台后,丘逢甲、吴汤兴等人领导义军与日军激战数月,付出巨大牺牲,之后五十年,台湾各地反抗不断,从乙未战争到雾社起义,无数同胞用生命捍卫民族尊严,1930年雾社起义中,莫那·鲁道带领族人坚守山林,虽终因弹尽粮绝被镇压,但抗日意志不灭,日本殖民期间,岛上死于反抗的台湾同胞达到数十万人,台湾人始终没有放弃对祖国的认同,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重回中国,岛上百姓自发张灯结彩、祭拜祖先、撕下殖民符号,街头巷尾都在庆祝“回家”,归属感强烈,这种民族认同根植于心。 台湾归属中国不仅有历史事实,也有国际法支撑,1943年《开罗宣言》、1945年《波茨坦公告》都明确规定日本归还台湾,日本在投降书中承认了这些条款,1971年,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到今天,180多个国家与中国建交,承认台湾属于中国,这些法理支撑下,台湾的归属没有争议,东盟等周边国家也多次表态,不希望台海现状被破坏,强调和平稳定的重要性。 两岸如今经济联系异常紧密,产业、贸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陆是台湾最大贸易伙伴,两岸贸易额年年攀升,台积电等台湾企业在大陆布局产能,关系到全球供应链稳定,现实利益把两岸绑得紧,单靠情绪或政治口号,根本无法割断,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台海和平,不仅因为区域安全风险,还因为全球经济离不开两岸合作。 需要说明的是,大陆对台湾的政策始终区分普通民众与“台独”分裂势力,所谓“喊打喊杀”并非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分裂国家、勾连外部势力的极端分子,大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致力于和平统一,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行为,相关法律明确规定,非和平方式只是应对分裂行为的最后手段,军事演训主要是威慑外部干涉和分裂势力,始终把两岸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事实上,两岸同根同源,文化相通,和平统一才是最大公约数。 信息来源:郑丽文拜访两位议长受不同对待,一位大排场迎接,另一位则闭门会谈锐看台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