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驻日大使:也开口了就在薛剑痛斥高市早苗余音绕梁之际,美国驻日大使格拉斯憋不住了。11月10日推文称:“中国的真面目再次暴露无遗。就在几个月前,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将以色列比作纳粹德国。” 日本政坛向来以稳健著称,但2025年11月8日,高市早苗在国会预算委员会会议上的一番表态,却如石破天惊。她直言台湾海峡若爆发军力冲突,将直接威胁日本生存安全,日本自卫队有权介入行使集体自卫权。这番话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日本地缘位置,台湾距冲绳仅数百公里,海空通道相连。高市早苗作为首位女性首相,上任伊始便强调区域稳定,但她的表述被视为对台海内政的公然干涉。中国一贯坚持台湾问题是核心利益,外界无权置喙。这次发言迅速传遍国际媒体,日本国内自民党内部虽有分歧,但保守派多表支持,认为需强化对华姿态。 高市早苗的背景加剧了事件的敏感度。她长期推动修宪和加强防卫能力,曾任经济产业大臣,对华政策偏向鹰派。她的表态并非孤立,而是日本近年安保战略调整的延续。自2015年安保法通过,日本已逐步扩大自卫权范围,尤其在美日同盟框架下,台海被纳入“印太战略”。但从中国视角看,这无异于借台海问题谋求军事扩张。日本媒体如朝日新闻第一时间报道,引发社媒热议,支持者称其果敢,反对者担忧中日关系倒退。高市早苗的发言虽未明指中国,但隐含武力介入意味,触碰了北京红线,预示外交摩擦升级。 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的回应来得迅猛。11月8日深夜,他在X平台用日文发帖,针对高市早苗言论,直指其为“愚蠢政客”的死亡之路,并称“那种肮脏的头就应该毫不犹豫斩掉”。帖子虽很快删除,但截图已四处流传,迅速登上日本热搜。薛剑作为资深外交官,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捍卫中方立场,这次表态被视为个人行为,却直击日本政要要害。日本外务省次日即向中方提出强烈抗议,称其极度不当,违背外交规范。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强调薛剑言论针对高市早苗的错误表述,日本应检讨自身干涉内政的事实。 薛剑并非首次卷入争议。几个月前,他曾在X上将以色列在加沙行动比作纳粹德国,引发国际反弹,当时格拉斯即公开批评。这次事件中,旧事被重提,凸显薛剑的“战狼”风格。日本网民反应激烈,神户市议员上畑宪宏发帖称其等同宣战,呼吁驱逐。薛剑后续澄清,呼吁停止对帖子的随意解读和放大,但日本朝野已联合发声,自民党和立宪民主党均表不满。高市早苗本人未直接回应,但她在国会重申立场不变,强调日本基于自卫权发言。中国官方重申,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共识,日本无权借台海生事。 美国驻日大使乔治·格拉斯的介入,让事件从双边摩擦跃升为三边博弈。11月10日,他转发薛剑删帖截图,写道“面具再次滑落”,并引用以色列比喻旧事,称薛剑威胁高市早苗及日本人民,要求北京展现“好邻居”本色。格拉斯上任以来,以推特外交闻名,此帖获11.8万点赞,迅速放大影响。日本共同社和朝日新闻争相转载,美媒如CNN分析其为美日同盟信号。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次日提出严正交涉,指美方双标,美在加沙问题上多次否决联合国停火决议,却对中方外交官指手画脚。 格拉斯的推文并非随意,而是美对华战略的缩影。美国视台海为遏华前沿,拜登政府多次重申“印太承诺”,包括军售台湾和联合军演。格拉斯帖中英文日三语并用,意在拉拢日本舆论,强化同盟纽带。日本首相官邸虽未公开感谢,但外务大臣岩屋毅在会晤中提及此事,强调美日协调重要性。中国分析人士指出,格拉斯借机施压,试图迫使中方在主权问题上让步,但这忽略了北京维护统一的坚定意志。事件曝光后,国际智库如兰德公司发布报告,警告亚太紧张升级风险。 这场外交风波的根源在于台海主权归属。日本高市早苗的表态,表面是为自卫,实则迎合美方,试图将台海纳入日本安保圈。中国薛剑的警告,则是对外来干涉的即时回击,体现了外交底线。格拉斯推文的时机巧妙,借旧恨新仇,放大中方负面形象。但从更广视角看,美日动作暴露了其战略焦虑。中国经济军事实力稳步上升,2024年军费已超日本数倍,台海军演常态化,彰显维护主权能力。联合国框架下,一个中国原则获170余国认可,美日少数派施压难改大局。 台海问题本质上是内政,外力介入只会适得其反。高市早苗的鹰派言论,反映日本对华疑虑,但忽略了中日经贸联系,2024年双边贸易额超3000亿美元。薛剑的直言虽激烈,却点明干涉代价。格拉斯推文虽博眼球,但难掩美霸权衰落迹象。中国外交路径清晰:对话大门敞开,但红线不容逾越。未来,美日若继续搅局,只会加速自身孤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