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荷兰总部断供晶圆还甩锅中国工厂!芯片库存危机暴露产业链双标陷阱

沈言论世界 2025-11-15 10:35:19

安世荷兰总部还在“甩锅” 11月14日,安世荷兰方面又出来发话了,说中国工厂手里还有足够的芯片库存,能撑好几个月——所以啊,如果哪家客户收不到货,那就是中国工厂没做好。 这说的是人话吗?安世荷兰总部,一边对中国工厂进行晶圆断货,阻碍中国工厂正常制造成品;另一边却放话让中国工厂完全负责“未按时向客户供给成品芯片”,咋这么双标呢? 先来看最基本的事实。安世半导体是原来飞利浦旗下的芯片业务,后来拆分重组,再被中国资本控股,现在全球总部设在荷兰,中国是它最重要的制造基地。 这次出问题的,正是中国这边的晶圆供给链。按照目前公开的信息,安世的中国工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拿不到总部的晶圆原材料,自然就没法正常生产芯片成品。 要知道,做芯片并不是说今天下单明天就能出货,整个流程长,环节多,从晶圆到最终成品,中间得经历光刻、封装、测试,哪一步掉链子都不行。 现在连最开始的晶圆都不给你,后面再怎么努力也白搭。可荷兰总部怎么说?他们倒好,不提断供这回事,反而盯着中国工厂的库存,说你们不是还有成品存着吗? 那就拿出来卖啊,客户要货你就发啊。问题是,库存不是无底洞,更不是靠意念续命。你不给新材料,库存迟早会用光。 而且,芯片不像家电,不能放着等客人慢慢挑,客户要的是定制化的产品,是匹配具体需求的批次。你拿着老库存去应付新订单,客户不买账啊。 所以说,这种“你还有库存,发不了货是你自己的事”这类说辞,看着像是讲道理,实则就是推责任。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安世总部一边自己掐着原材料的脖子不松手。 另一边却要求中国工厂必须如期交货。这不就是“我不给你水,你还得种出粮食”的逻辑吗?现实哪有这种操作?这不双标是什么? 而且,如果真像他们说的那样,中国工厂可以靠库存撑几个月,那为什么客户会集体催货?为什么安世的订单交付进度开始拖延? 这些问题,荷兰那边是只字不提,仿佛一切都是中国工厂“内功不够”,完全无视自己才是“断粮”的源头。这事儿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前几年,一些国际企业在供应链问题上就表现得非常“灵活”,比如把全球芯片荒甩锅给亚洲工厂,或者疫情期间把物流延误都归咎于中国港口。 可真正懂产业链的人都知道,制造环节只是一个环节,原材料的掌控权、运输调度、甚至优先级分配,很多时候都掌握在总部手里。 所以,当问题出现时,把责任一股脑丢给代工厂或分支机构,既不公平,也不专业。再说了,现在全球都在讲“产业链安全”和“自主可控”,中国也在大力发展自己的半导体产业链。 像这种被人卡脖子的事,越早暴露其实越好。它提醒我们一个现实:再大的控股权、再多的合作协议,只要关键环节不在自己手里,就永远有被动的一天。 这一次安世事件,其实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把“看得见却摸不着”的产业链控制权问题暴露得明明白白。更有意思的是,安世荷兰总部的这个表态恰。 好也撞上了最近国际上一些国家搞“出口管制”、“技术脱钩”的风潮。这几年,各种限制半导体设备、芯片技术出口的消息层出不穷。从美国到日本,围绕半导体的地缘博弈一波接一波。 而安世的这波“内部断供”,说白了也很难完全撇清跟国际舆论环境的联系。这就给我们提了个醒:不光要防外部的技术封锁,也得防“内外联动”的非市场行为。 所以说,这次安世荷兰总部的甩锅行为,表面看是一次普通的企业内部矛盾,但往深里看,它反映的却是全球产业格局下的一种结构性矛盾。 尤其是在当下,中国制造正加速向高端迈进,芯片作为核心技术之一,受到的关注只会越来越多。这种时候,被人从供应链上“卡一刀”,不只是影响一批订单交付,更是对整个产业安全的警醒。 当然,我们也不需要过度解读。这件事反过来也说明,中国工厂的制造能力已经到了“不可替代”的地步,不然别人也不会这么“既依赖又防备”。 所以,与其生气,不如加速布局,把该掌握的环节一个个拿回来。只有真正掌握核心资源,才能彻底摆脱这种“两头受气”的被动局面。安世这事,说到底,是个提醒,也是个机会。

0 阅读:2754

评论列表

地主f1965

地主f1965

6
2025-11-15 19:46

既然撕破脸皮,那就往破了整

吃药了

吃药了

3
2025-11-15 20:37

理他干嘛,

南极洲搬运工

南极洲搬运工

1
2025-11-15 22:03

我国不应该是这样:买的公司,荷兰直接抢,下个最后通牒给他们!要么给出钱购买回去,要么归还并赔偿!不然就先全面制裁,不排除军事介入!

彳亍者

彳亍者

1
2025-11-15 15:44

货款没收到,或者被它人冒领,就不发货。

沈言论世界

沈言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