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美国没有腐败?任职国会议长这些年间,“国会山股神”南希·佩洛西的资产从78

萧兹探秘说 2025-11-15 15:34:12

这就是美国没有腐败?任职国会议长这些年间,“国会山股神”南希·佩洛西的资产从78.5万美元增长到了1.33亿美元,投资回报率超出市场水平17000%,就连巴菲特也只能望其项背。 1987年佩洛西刚踏入国会山时,她和丈夫的投资组合还只在61万到78.5万美元之间打转,持仓都是些稳妥的传统股票。可随着她在政坛步步高升,从民主党核心成员一路坐到众议院议长,家里的财富也跟着坐上了火箭,到后来光是股票组合就涨到1.337亿美元,再加上名下估值500万至2500万美元的纳帕谷酒庄、旧金山湾区商业地产和政治数据咨询公司等资产,总资产直奔4.13亿美元,37年里硬生生翻了数十倍。 她的赚钱套路从来不是跟着市场规律走,而是精准踩着政策调整的节奏动。比如2023年底,在相关科技产业扶持政策明确前,她丈夫就以180万美元权利金购入某芯片巨头的看涨期权,行权价仅为每股12美元,最终以240万美元总成本获得5万股,后续政策落地后该股股价暴涨,这笔投资账面价值很快突破720万美元。 而在国会审议信用卡监管法案期间,他们家拿到了某支付巨头IPO的5000股配售额度,买入价44美元,两天后股价涨到64美元便迅速套现,而那份监管法案最终未能进入投票程序。这种每次都精准卡在政策节点上的操作,说是纯靠运气,估计没人会信。 除了股票投资,佩洛西家族还把政策红利玩到了实体产业里。他们名下有一家估值不低的意大利餐厅,靠着拿到的特殊经营许可,在同行里占尽优势,身价一路暴涨;还有那处纳帕谷酒庄,总能搭上农业相关的补贴和税收优惠顺风车,运营成本比同行低一大截,利润自然水涨船高。 那些别人抢破头都拿不到的资源和倾斜,在她这里仿佛成了家常便饭,毕竟制定规则的人,最清楚怎么利用规则为自己谋利。讽刺的是,她还长期反对禁止国会议员炒股的提案,宣称“美国是自由市场经济,议员应当能够参与金融交易”,让这种特权交易得以合法化。 别看特朗普天天把骂佩洛西挂在嘴边,他自己玩起权力变现来只会更溜。这位前总统在任期间,靠着总统身份带来的便利,家族生意赚得盆满钵满,其名下传媒公司的股份即便在股价大跌40%后,依然价值近20亿美元,再加上各类商业项目收益,总收入十分可观。 他任内放松了某类能源产业的监管力度,废除了拜登政府制定的火力发电厂排放标准,家族相关产业就跟着在这个领域大肆扩张,抢占市场先机;推动国际贸易协定谈判时,自家在相关地区的商业布局也同步跟进,借着政策东风收割红利。 他还通过家族信托间接持股,把总统身份带来的品牌溢价悄悄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收益。特朗普集团早就从纯粹的地产公司,转型成靠“特朗普”冠名权赚钱的商业集团,除了收取数百万美元冠名费,还会抽取当地开发商最高25%的营业收入。 迪拜的高尔夫球场、印度的住宅楼群,只要挂上他的名字,价值就水涨船高,海外合作方不乏与当地政要交好的人士,这些合作往往还能间接影响美国的对外政策倾向。甚至有海外商家为了搭上关系,高价购买他家族品牌的特许经营权,光是这笔费用就让他赚得盆满钵满,妥妥的靠身份躺赚。 两人看似天天互相指责,实则都是这套权力游戏规则的受益者。佩洛西把立法权变成了财富配置的工具,特朗普把行政权当成了家族生意的背书,他们的财富增长轨迹,都和手中的公共权力紧紧绑在一起。 普通人一辈子兢兢业业,可能都攒不下多少积蓄,而这些手握权力的人,只需要踩着政策节点动动手脚,就能实现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财富跃迁。 美国嘴上喊着“零腐败”的口号,实际上只是把权力变现包装成了“合法操作”。那些远超市场水平的投资回报率,那些和政策节点精准吻合的交易记录,本质上都是用公共权力换取私人利益。 所谓的西方民主反腐,说到底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幌子,在17000%的投资回报率和巨额任期收益面前,所有的辩解都显得苍白又可笑。

0 阅读:35
萧兹探秘说

萧兹探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