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日子到底有多难?这是有人拍摄的凌晨四点合肥劳务市场,乌泱泱的农民工等在这

墨琴江湖 2025-11-15 16:13:07

农民工的日子到底有多难?这是有人拍摄的凌晨四点合肥劳务市场,乌泱泱的农民工等在这里寻找活干,他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找不到工作的他们生存该何去何从? 凌晨3点50分,合肥站塘路的路灯还没熄,雾裹着寒气贴在脸上——这里已经站满了人。 黄色安全帽是统一的“标识”,有人把它扣在怀里暖着手,有人攥着皱巴巴的招工小广告,视线黏着每一辆减速的面包车。 57岁的老周蹲在路沿石上啃冷馒头,塑料袋里揣着昨天没卖完的自家腌菜,“省两块是两块,娃这月生活费还差三百”。 面包车刚停稳,人群“轰”地围上去。“要小工不?搬砖扛水泥都行!”“我会扎钢筋,一天三百干到黑!” 招工的人扒着车门喊“只要三个年轻的”,被挤在后面的老杨叹了口气——他61岁,背有点驼,最近半个月只抢到3天活。 烟蒂在湿漉漉的地上捻灭时,他摸出手机给老家打视频,镜头里孙子举着满分试卷笑,他也跟着笑,挂了电话才揉了揉冻僵的膝盖。 这里的“工资”按天算:小工200块,技术工350块,干一天才有一天。遇上下雨或工地停工,有人能在市场蹲到中午,最后揣着空口袋回出租屋——那间60平的棚户区里,挤着三户打工人,房租平摊到每人头上,一天也要20块。 老周的口袋里永远装两样东西,孙子的照片,和写着“降压药每日两次”的纸条。 他去年查出高血压,舍不得买20块以上的药,“扛一扛就过去了,娃明年要考大学”。 人群里的张姐是少数的女工,裹着男式冲锋衣,手里攥着给母亲买的降压药,“我妈瘫在床上,娃在老家读初中,不出来干,全家都得饿”。 他们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具象:有人为了给父亲凑手术费,连续干了15天夜班;有人揣着孩子的学费单,跟工头磨了半小时,就为多要20块加班费。 城市的高楼从他们手里拔地而起,可他们的“家”,是出租屋里挂着的旧窗帘,是电话里孩子喊的那声“爸妈”。 太阳升起时,没抢到活的人慢慢散了。老杨沿着马路走,路过早餐摊时盯着热豆浆看了几秒,最终买了个1块5的烧饼。他说“再等两天,实在没活就去捡废品”——老家的地早荒了,“回去也是饿肚子”。 有人说他们是“城市的候鸟”,可候鸟有归期,他们的归期,是“攒够钱”“娃毕业”“老人好起来”。 凌晨四点的劳务市场,雾会散,可他们眼里的“盼头”,得靠一天天的力气,慢慢扛出来。 农民工

0 阅读:71
墨琴江湖

墨琴江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