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人没有发现,今天的中国这么强大,其实是很反常的。按常规历史逻辑,一个国家

鹏天云光 2025-11-15 17:47:40

其实很多人没有发现,今天的中国这么强大,其实是很反常的。按常规历史逻辑,一个国家从积贫积弱迈向现代化,通常需耗费两三百年缓慢积累,可中国仅用76年。 清末民初那阵子,到处是战乱,列强在咱们地盘上抢东西,国内老百姓连安稳日子都过不上,更别提搞建设了。到后来新中国成立,才算真正把国家攥成了一个拳头,赶走了侵略者,结束了内乱,老百姓终于能踏实过日子。 那会儿虽然穷得连铁钉、火柴都得叫“洋钉”“洋火”,但全国上下一条心,说要搞工业就一起使劲,农民省出粮食支援工厂,工人熬夜三班倒建厂房,硬是建起了钢铁厂、发电厂、机械厂,这些看着不起眼的厂子,就是后来发展的家底。 咱们的改革开放的时候更是踩准了步子。以前咱们关着门过日子,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变成了啥样,改革开放不光把外国的机器、技术请了进来,还把咱们的袜子、玩具、家电卖到了全世界。 那时候的中国人是真能拼,农民放下锄头进城打工,在流水线上一天干十几个小时也不喊累;个体户卖早点、开小铺子,一点点把生意做大;科学家们憋着劲搞研究,就怕落后于人。 不像有些国家,要么抱着老规矩不放,要么一打开门就被外国的东西冲乱了阵脚,咱们是既学别人的好东西,又不丢自己的主心骨,小到打火机,大到集装箱船,慢慢都能自己造了,钱也一点点攒了起来。 更巧的是,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想好好过日子、做买卖,不再天天想着打仗,这就给了中国安稳发展的机会。后来加入WTO,更是把中国的货直接摆到了全球的货架上,人家需要便宜好用的产品,咱们有工厂、有工人,正好对上了路子。 这时候西方已经发展了几百年,有技术但人工贵,咱们就借着这个机会,从做简单的加工开始,慢慢学会了做复杂的零件,再到后来能造高铁、手机、新能源汽车。 还有个重要的地方,就是咱们能认准一个目标一直干。从建国初期的“四个现代化”,到后来的五年规划,一代接一代地往下传,不因为换了领导就改主意。 就比如修高铁,十几年前还没几条,现在县县通高铁,要是换了别的国家,光争论要不要修、钱从哪儿来就得耗好几年,咱们是定了目标就动手,全国一盘棋,征地、建桥、铺轨一起上,速度自然快。 反观有些国家,今天想搞基建,明天反对党又给搅黄了,十几年下来啥也没干成,时间都耗在扯皮上了。 教育的普及也帮了大忙。以前好多人不识字,连个账本都不会算,后来国家搞扫盲,建学校,从小学到大学一路扶持,几十年下来培养了上亿有文化、懂技术的人。 工厂里需要技工,立马有职业学校输送人才;实验室里需要研究员,高校里就能培养出来。这些人不是凭空冒出来的,是国家一点点教出来的,有了这些人,机器才能转起来,新技术才能搞出来,这是最实在的底气。 说到底,这事儿看着“反常”,其实是攒够了劲儿。先把国家稳住,再打牢工业底子,接着抓住机会打开门做生意,加上全国人一起拼命干,还有一代接一代的长远打算,这些事儿凑在一起,就把两三百年的路走成了七十多年。 以前老人常说“这辈子能吃饱饭就不错了”,现在不光吃饱了,还能坐飞机、用手机、住楼房,这不是凭空来的,是一步步攒出来的,也是中国特有的一股子韧劲儿撑起来的。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51
鹏天云光

鹏天云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