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陈忠和的第一任妻子因被卷入火车下不幸而亡。3年后,陈忠和娶小自己11岁

小史论过去 2025-11-16 01:08:38

1992年陈忠和的第一任妻子因被卷入火车下不幸而亡。3年后,陈忠和娶小自己11岁的女排姑娘李东红,就在两人准备结婚时,却遭到了女方父母的强烈反对。 陈忠和出生在1957年福建龙海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在航运公司工作,常年出海养家。从小他就精力旺盛,喜欢各种体育活动,特别是排球让他着迷。他常常在家附近练习基本动作,梦想进入专业队。13岁时,他进入龙海体校开始系统训练。那时候体校条件简单,他每天早起跑步,跟着教练学发球和扣球。他的身高只有1米78,在队友中不算突出,经常被安排后排位置。别人训练完就休息,他还多练一会儿,弥补自身不足。他的坚持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对排球的真爱,让他一步步进步。1976年,他入选福建男排,参与日常比赛和训练。两年后,队伍拿下全国甲级联赛冠军,这对他是个大鼓励,让他看到职业道路的希望。 1979年,陈忠和从福建男排退役后,被调到中国女排担任陪练。这份工作很多人看不上,因为地位不高,责任却重。他需要模拟对手打法,帮助女队员提高。他每天看录像,分析国际队伍的技术,然后在场上实践。陪练生涯让他积累大量经验,从袁伟民时代开始,他就参与女排的日常工作。1981年起,中国女排连续赢得世界冠军,他虽在幕后,但贡献不少。他负责战术模仿和训练辅助,从不抱怨,只专注做好分内事。这段时期让他对排球理解更深,也为后来执教打下基础。他在国家队工作20多年,见证队伍从低谷到高峰。 1992年1月20日,陈忠和的第一任妻子王莉莉在厦门出差时遭遇意外。她年仅27岁,正值年轻,却在火车站被卷入车底离世。留下3岁的女儿陈珑,这对陈忠和是沉重打击。那时他正忙于国家队事务,但家庭变故让他分心。他把悲痛转为工作动力,继续指导训练。事故后,家庭负担加重,早年哥哥车祸去世,他负责照顾嫂子和侄子们。后来母亲瘫痪,父亲脑溢血离世,这些事让他肩负更多责任。他没有停下脚步,像在球场那样坚持处理一切。三年里,他专注排球,同时照料家人,生活虽难但逐步稳定。 在这段艰难日子里,李东红走进陈忠和的生活。她是福建女排主力,曾在他指导下训练。她开始提供帮助,照顾孩子和家务。两人关系逐步发展,她比他小11岁,家庭条件不错。1995年,两人决定结婚,但李东红父母强烈反对。他们觉得年龄差距大,陈忠和还带孩子,女儿会吃亏。李东红没有退缩,她坚持自己的选择,与父母沟通近半年,最终说服他们。外界对教练和队员关系有些议论,但她用行动争取支持。两人克服阻力,正式结婚。这段婚姻让他生活重获温暖,也让他更专注事业。 婚后,李东红退役转做教练,继续在排球领域工作。她指导年轻队员,带出一些有潜力的选手。陈忠和同年回国家队任助理教练,两人虽忙但互相支持。2001年,中国女排低谷期,他被任命为主教练。外界不看好,但他用积累经验调整队伍。他注重团队配合,逐一了解队员特点,制定新训练计划。两年后,2003年世界杯夺冠,让他证明自己。2004年雅典奥运会,队伍再获金牌,重回世界顶峰。这段执教经历让他成为女排功勋人物。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获得铜牌。次年,陈忠和卸任主教练,回福建体育局任副局长。后来他进入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任职,处理相关事务。他不张扬过去成就,生活回归平静。与李东红育有儿子陈翔,女儿陈珑也长大成家。一家人和睦,他偶尔指导年轻球员,分享经验。他的职业生涯从陪练到主教练,充满坚持和付出。

0 阅读:0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