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号乘组顺利回家西南交大团队现场接收返回样品 11月14号下午四点多,

承影简史 2025-11-16 11:49:30

神舟二十号乘组顺利回家 西南交大团队现场接收返回样品 11月14号下午四点多,神舟二十号那三位航天员终于回家了,就在酒泉的东风着陆场,落地特别稳,三个人出舱的时候精神头都特别好,看着就让人高兴。 这三位航天员可不简单,在太空待了足足204天,刷新了咱们国家航天员单个乘组在轨的最长纪录,期间还出舱4次,做了一大堆科学实验,真是太辛苦了。 不过他们回来坐的是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这是咱们航天的新安排,安全得很,指令长陈冬都说坐着回来特别踏实,还说为伟大的祖国骄傲,这话太提气了! 就在着陆场那儿,除了迎接航天员的队伍,西南交大的科研团队也在现场等着,专门来接他们的实验样品。 带队的是徐晓玲副教授,她接的是学校化学学院周祚万教授团队研发的一个东西,叫新型杀菌技术试验模块,这玩意儿跟着神舟二十号在太空里做了好几个月的试验,现在终于跟着返回舱回来了。 可能有人要问,这不就是个试验模块吗,至于专门去现场接?那你可太不了解了,这东西金贵着呢! 空间站在太空里长期运行,很容易有微生物附着,要是这些微生物乱长,可能会影响设备正常工作,甚至威胁航天员的健康。 西南交大这个团队研发的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太空里测试它的杀菌效果怎么样。 现在样品拿回来,团队马上就要开始分析,看看它的抗菌性能好不好、微生物有没有附着、到底是怎么杀菌的,这些数据都能帮着升级技术,以后空间站的微生物防控就能更靠谱,咱们的载人航天技术不就更上一层楼了嘛! 而且这次回来的可不止这一个样品,还有一大堆“太空宝藏”,有件累计出舱20次的航天服,都超了设计寿命还能用,这次完整带回来了,能给下一代航天服的设计提供好多有用的数据。 还有什么生物芯片、半导体晶体、太空3D打印的金属构件,甚至还有4只跟着回来的“小鼠航天员”,这些东西每一样都藏着学问,对地面的研究太重要了。 另外还有3.2公斤的医学实验样本,包括血液、细胞这些,能支撑19个航天医学项目的研究,都是宝贝啊! 你想想,从航天员在轨做实验,到样品跟着返回舱安全落地,再到科研团队第一时间接手分析,这一整套流程多顺畅! 西南交大团队能参与到这么重要的任务里,还能到着陆场现场接收样品,说明他们的技术是真有实力,国家才放心把这么关键的试验交给他们。 这可不是随便哪个团队都能做到的,背后肯定是好几年的钻研和打磨,太不容易了。 咱们国家的航天真是越来越成熟了,不光能把航天员安全送上去、接回来,还能借着太空的特殊环境做各种科学实验,把研究成果用在实际里。就像西南交大这个杀菌技术,现在是为了空间站,以后说不定还能用到别的地方,这都是实实在在的进步。 航天员在太空吃苦受累,科研人员在地面埋头钻研,还有那么多人为了任务保驾护航,就是靠着这股劲儿,咱们的航天事业才能一步步往前走。 看着航天员平安回家,看着这些珍贵的样品被顺利接收,真的打心底里觉得自豪。 这件事的每一个环节都透着咱们国家的实力,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多这样的好消息,咱们就等着瞧! 参考资料: 神舟二十号乘组顺利回家 西南交大团队现场接收返回样品 2025-11-15 15:15·封面新闻

0 阅读:24

猜你喜欢

承影简史

承影简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