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的这一招绝了!中国大陆官宣:从11月20日开始,大陆将扩大可签发大陆通行证的口岸范围增加至100个,同时为岛内的民众来大陆旅行增加各种便利。 大陆这边最近动作不小,直接给台湾地区的民众开了条大路。国家移民管理局11月3日一纸公告,就把签发一次有效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口岸范围,从原来的58个直接拉到100个。这事儿从11月20日开始实施,等于说,台湾地区的朋友们想来大陆玩儿一趟,落地就能办证,不用提前折腾半天准备材料。过去那些口岸有限制,得特意挑地方,现在新增了天津港、青岛港、成都双流机场边检啥的,总共加了42个点,基本覆盖了沿海和内陆的主要交通枢纽。简单讲,就是你飞上海、坐船去厦门、甚至高铁到成都,到了地方直接找边检窗口,递上身份证和照片,半小时不到证就到手。 这政策可不是空谈,它是国家移民管理局推的“支持扩大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10项创新举措”里的重头戏。啥意思呢?大陆想让两岸人员流动更顺溜,尤其是对那些没提前办好证件的台湾居民。一次有效台胞证这东西,办下来有效期3个月,在这段时间里,你能来回跑多少趟都没问题,不用每次都重新申请。比起以前的港澳通行证,这速度快多了,简直是“说走就走”的节奏。办证流程也接地气:填个表、交张照片、验下台湾地区的身份证和出入境证件,基本齐活儿。没身份证的,还能用户籍誊本顶上。整个过程不收额外费用,纯属便利服务。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11月5日的记者会上直言,这么做就是为了让台湾同胞感受到诚意,来大陆办事儿放心、旅行舒坦,不会因为证件问题卡壳。 这不光是数字上加口岸那么简单。它背后是大陆对两岸交流的长期布局。想想看,台湾地区有两千三百多万人口,好多人平时工作忙、家庭琐事多,哪有空提前几个月办证?现在好了,临时起意想来大陆看看高铁、吃顿正宗的火锅,或者谈个生意,都能就近搞定。举例说,新增的口岸里,天津港对北方台湾商来说是福音,以前得绕远路,现在直达。青岛港那边,海运频繁,办个证就能转陆路去内地。成都双流机场边检一开,西南地区的台湾游客直接受益。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两岸人员往来量稳步回升,2024年就破了千万大关,这次扩容估计会再推一把。尤其是年轻人,很多人受限于证件,错过大陆的机会,现在门槛低了,他们能多来大陆转转,亲眼瞧瞧高科技园区、乡村振兴的样板村啥的。 当然,这政策还带了配套措施,让便利不打折。比如,办好一次有效台胞证后,你还能凭它基础申请卡式台湾居民居住证,这玩意儿一次办5年,用着更长久。居住证到手,就能享受到大陆的公共服务,比如买高铁票、办银行卡、甚至落户某些城市落户。台湾地区的朋友通过当地旅行社代办,也能直接拿卡式证,不用再补其他手续。3月20日,大陆出入境管理局还推了两项针对港澳台居民的临时通行证和“双证关联”核验服务,现在叠加起来,等于给来大陆的台湾民众铺了全套红地毯。朱凤莲在会上特别强调,证件上不会做任何标记,零门槛、零歧视,确保大家来去自由。台湾地区的陆委会那边也回应了,说会评估影响,但大陆这步棋明显是为民意着想。 从大环境看,这事儿搁在两岸关系里,挺有分量的。台湾地区当局有些人总想卡两岸交流的脖子,限令这限令那,但大陆这边用实际行动回应:交流大门越开越大。过去几年,大陆陆续放宽了台湾学生来大陆就读的招生、就业的落户政策,这次口岸扩容就是顺势而为。结果呢?越来越多台湾青年选择来大陆发展,去年就有上万台青拿到工作许可,在大陆的互联网公司、制造业基地扎根。数据摆在那儿,2024年台湾赴大陆旅游人数同比涨了20%以上,这次政策落地,预计明年会更高。两岸一家亲不是空话,它体现在这些实打实的便利上。台湾地区的民众来大陆,不光是旅游,还能带回就业机会、技术交流啥的,双赢局面。 这扩容不只是短期便利,它在悄然推动两岸融合。台湾地区的年轻人,很多人从小听到的信息单一,来大陆一趟,就能看到不一样的画卷。高铁从北京跑到广州,手机支付扫码就走,5G网络到处覆盖,这些日常事儿比宣传管用。国台办数据显示,近年来通过交流,越来越多台胞感受到归属感。政策落地后,预计口岸使用率会飙升,尤其是节假日高峰。天津港新增后,当地边检已开始培训工作人员,确保审核快速准确。青岛那边,海关也同步优化通关流程,减少等候时间。整体看,这100个口岸像一张网,织密了两岸联系。 总的来说,这次口岸扩容是大陆对台政策的又一亮招。它不张扬,但实效强,接地气到让普通台湾民众都能沾光。两岸交流,本该这么顺当,不该被人为设置障碍。未来,随着更多类似举措,人员流动会更活跃,经济文化融合更深。台湾地区的朋友们,11月20日后,收拾行李来大陆吧,这里机会多,风景好,欢迎随时串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