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小看日本!中日战争5次,其中唐朝、明朝、民国汉族领导的中国已经打败小日本3次。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中国正处于盛世巅峰,国力如日中天,日本则刚刚从部落时代走出来,急于向大陆学习先进制度和技术。 663年,日本联合百济残余势力,意图通过朝鲜半岛的白村江一带,建立桥头堡,伺机向唐朝扩张影响力。 唐朝水师在薛仁贵等将领指挥下,集结了唐军和新罗联军,面对日本舰队那密集的箭雨和火攻,他们没有退缩。 战场上,唐军战船以坚固的结构和精准的投石机反制敌方,江面瞬间化为火海,日本舰队损失惨重,超过四百艘船只葬身水底,士兵死伤数万。 这场白村江之战,直接击碎了日本的扩张梦,从此,日本本土进入长达数百年对大陆的防御姿态,不敢再轻举妄动。 明朝中叶,日本内部乱象丛生,丰臣秀吉统一本土后,野心膨胀到极点,他梦想征服明朝,进而称霸亚洲。 1592年,日本大军以15万之众突袭朝鲜,朝鲜王朝瞬间崩盘,汉城沦陷,日本铁骑直指鸭绿江,意图以此为跳板直捣明朝腹地。 这就是著名的壬辰倭乱,日本史上所谓的“文禄之役”,明朝皇帝万历震怒,下令援朝抗倭。 明军远道而来,补给线拉长,朝鲜地形又复杂多山,日本忍者般的游击战术让前锋部队吃尽苦头。 李如松率领的先锋军在平壤一带遭遇伏击,损失不小,但明朝的战略眼光远超对手,他们没有急于决战,而是稳扎稳打,逐步切断日本的海运补给线。 明军引入火器优势,红夷大炮轰鸣,瓦片城战役中,日本精锐被炸得七零八落,万历21年,明军主力抵达,22万大军压境,日本被迫收缩战线。 关键的蔚山城之围,日本守军被明军围困数月,饥寒交迫,最终突围失败,损失过半,丰臣秀吉在国内坐立不安,派出的援军屡屡受挫。 到1598年,秀吉病逝,日本军队士气崩盘,全线撤退,这场持续7年的拉锯战,明朝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最终守住了东北门户,粉碎了日本的“东征梦”。 民国时期,日本军国主义卷土重来,这次他们瞄准了整个中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炸毁自家铁路,借口进攻沈阳,短短四个月,东北三省沦陷。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南京陷落,数十万同胞惨遭屠戮,华北、华中相继失守,日本空军轰炸重庆,坦克碾压武汉,企图以闪电战速战速决。 民国政府领导下的国军,面对装备落后的现实,没有选择投降,而是浴血奋战,淞沪会战,中国军队十九路军和八十八师死守四个月,歼敌数万,拖延了日军南下步伐。 台儿庄战役,李宗仁指挥下,国共合作,孙立人部队夜袭日军侧翼,歼灭万余敌军,这是侵华以来中国正面战场首次大捷。 百团大战,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新四军配合下,破坏日军交通线,炸毁桥梁铁轨上千公里,牵制了数十万日伪军。 整个抗日战争,中国战场牵住了日本陆军主力一百多万,迫使他们无法抽身太平洋,1945年,日本在盟军反攻和苏联出兵东北的双重夹击下,宣布无条件投降。 中华民族的伟大在于,我们总能在逆境中崛起,化耻辱为动力,今天的中国,屹立东方,守护和平,却绝不手软。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王睿:九三阅兵,是对中华民族历史创伤的精准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