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在网上亲眼所见,我是万万不敢相信,人竟然能空虚到这种程度。 一名女子月薪9000块,吃住都在家里面,但是没有存款。 女子的母亲发现她竟然每月花5000块买秒回师服务。 据闪电新闻16日报道,这位秒回师每天会在特定时段秒回信息,无论是发消息、打电话还是开视频,都能秒回女子。无论是职场上的烦恼,还是生活里的麻烦,都能无所顾忌地和秒回师聊。 这些话,她跟爸妈说怕被骂被埋怨,跟朋友说又怕影响别人的生活,所以只能花钱雇人秒回她的信息。 其实还是因为她太孤独了,看似有人陪伴,实则孤立无援。为啥好好的姑娘宁愿花钱买陪伴,也不跟最亲的人倾诉? 在公司受了委屈,想跟爸妈吐槽领导不公,换来的可能不是安慰,而是 “肯定是你不够圆滑”“年轻人要多吃苦” 的指责;纠结要不要换工作,想找朋友拿主意,又怕自己的负能量影响对方的生活,毕竟大家都在为生计奔波,谁也没义务当别人的情绪垃圾桶。 可人心是肉长的,谁不需要找个出口释放压力?这时候 “秒回师” 就成了救命稻草,不用小心翼翼斟酌措辞,不用怕被评判、被说教,哪怕是凌晨两点发一句 “我好难过”,也能立刻收到回应,这种 “被重视”“被看见” 的感觉,是免费的亲情和友情给不了的。 花钱买的陪伴,不带任何附加条件,不用优秀,不用懂事,不用怕给对方添麻烦,哪怕说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对方也会耐心回应。 年轻人之所以依赖付费陪伴,是因为她的需求不是要对方出谋划策,也不是要物质帮助,只是需要一个 “随时都在” 的人,让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扛。 这些秒回师就像 24 小时在线的情绪垃圾桶和心灵按摩师,他们受过专门训练,知道什么时候该安慰、什么时候该附和,哪怕心里毫无波澜,也能给出最贴心的回应,可这种建立在金钱上的亲密关系,终究是镜花水月。 一旦停止付费,这份 “秒回” 就会立刻消失,那些积攒的依赖和信任,不过是一场交易。但要是现实里有靠谱的情感支持,谁愿意花钱买这种虚假的陪伴? 有人说这姑娘 “空虚、浪费钱”,可谁又懂她的无奈?这姑娘花 5000 块买秒回,其实是在买一种 “情感兜底”,她知道无论自己多狼狈、多不堪,总有一个人会立刻回应她,这种确定性,让她在孤独的世界里找到了一丝安全感。 爸妈的爱带着 “为你好” 的评判,朋友的情分带着 “别麻烦我” 的边界,只有花钱买的陪伴,才敢肆无忌惮地袒露脆弱。 那些月薪里的 5000 块,不是花在了无用的地方,而是花在了 “被倾听、被重视、被回应” 的基本情感需求上! (每天更新,欢迎关注,喜欢文章的可以帮忙点个赞留条评~) 大家能理解女孩的需要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