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日本紧急派人访华,称将向中方提出强烈抗议! 日本产经新闻的消息

不简单的幸福 2025-11-17 12:44:01

11月17日,日本紧急派人访华,称将向中方提出强烈抗议! 日本产经新闻的消息,日本外务省派出亚大局局长金井正彰赴华,计划于18日与中方进行闭门磋商。这一行程是围绕近期中日之间迅速升温的两起言论风波展开。 根据《产经新闻》披露的消息,金井正彰计划于18日与中方展开闭门磋商,核心议题直指近期搅动中日关系的两起言论风波。 作为日本外务省负责东亚事务的核心官员,金井正彰并非外交新手,此前多次参与中日海洋事务磋商,2023年更是主导过福岛核污水排海问题的对华协调,算是日方处理涉华事务的“熟手”。 东京方面特意派遣这样一位经验丰富的高官出马,足以看出对当前局势的重视程度,毕竟在近年的中日交往中,如此急促的高层外交互动实属罕见。 事态的导火索,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1月5日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的惊人言论。作为日本现任首相,她公然将“台湾有事”定义为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言外之意竟是要以武力介入中方内政。 这番言论堪称石破天惊,要知道即便是一贯强硬的前首相安倍晋三,也只是在卸任后才敢发表类似观点,高市早苗成为首位在任内公开鼓吹“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并绑定集体自卫权的日本首相。 如此突破底线的表态,自然引发中方强烈反弹,11月8日至10日,中方多部门密集回应,措辞严厉地驳斥其粗暴干涉内政的行为,强调这与日本政府此前的政治承诺严重不符。 中方的强烈反应显然超出了日方预期。东京方面一边担心高市早苗的激进言论被中方解读为政策转向的明确信号,一边又不愿在舆论面前显得对华“软弱”,这种进退两难的心态,让此次外交行动充满了矛盾色彩。 据东京内部消息人士透露,金井正彰此行首要任务是向中方“解释”,强调日本的对华立场并未改变,试图缓和中方的激烈反应。但与此同时,他还肩负着另一项强硬任务,就中方领事的相关言论,向中方“提出强烈抗议”。 从时间线来看,这场风波的升级速度令人咋舌。11月5日高市早苗发表涉台不当言论,短短三天后中方就密集作出回应,而日本外务省在11月15日内部敲定派遣方案,整个过程不足两周。 如此仓促的安排,既暴露了日方对局势失控的焦虑,也反映出其对华政策的混乱与被动。毕竟高市早苗的言论并非一时口误,在中方抗议后,她在国会答辩中多次拒绝撤回相关表述,甚至得到日本外相茂木敏充的背书,称其言论不违反国际法。 有趣的是,高市早苗的激进言论不仅引发中方强烈反对,在日本国内也掀起轩然大波。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明确表态,台湾问题是中方内政,日本不应干涉。 另一位前首相野田佳彦则对其言论“深感震惊”,直言这是历代首相都谨慎回避的话题。日本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共产党等更是连续在国会发起质询,批评其言论“极为危险”,可能将日本拖入军事危机。 即便面临内外双重压力,高市早苗及其背后的右翼势力依然不为所动,这种罔顾国内外反对声音的强硬姿态,让中日关系的修复变得难上加难。金井正彰的访华之行,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日方试图用“解释”平息中方怒火,同时用“抗议”维护自身颜面,这种“两头讨好”的算盘恐怕难以得逞。台湾问题是中打你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不可触碰的红线,高市早苗的言论已经严重伤害了中方感情,破坏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 所谓“立场未变”的说法,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毕竟行动才是最有力的证明。而日方所谓的“抗议”,更是毫无道理可言,中方针对其错误言论作出的回应,完全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当之举,何来“不当”之说? 此次事件也再次暴露了日本对华政策的深层矛盾。一方面,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经济上高度互补,人员往来密切,日方深知与中方交恶不符合自身利益,因此急于通过外交渠道管控风险。 另一方面,在国内右倾化浪潮和外部势力的挑动下,日本政坛又不得不摆出强硬姿态,试图通过炒作推动修宪扩军。这种既想从对华合作中获利,又不愿放弃对抗思维的心态,让日本在对华关系中屡屡陷入被动,此次言论风波便是最好的例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日关系的发展从来都建立在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日本若真想缓和局势,就应该拿出实际行动,而非仅仅依靠外交辞令的“解释”。 高市早苗的言论已经造成既定伤害,唯有明确撤回相关表述,重新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才能为两国关系的修复创造条件。否则,仅凭一次紧急访华的“灭火”行动,根本无法弥补信任的裂痕。 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任何试图干涉挑战中方红线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反击。希望日本能够吸取教训,摒弃右倾化的危险倾向,以务实理性的态度处理中日关系,这才是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选择。

0 阅读:1815

猜你喜欢

不简单的幸福

不简单的幸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