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退役中将帅化民说:我们现在不需要和日本吵来吵去,有一种军事行动叫试探性进攻。我们可以海警船登上钓鱼岛,让海警把岛上日本修建的灯塔拆了,然后宣示主权。你不是说台湾有事就是你日本有事吗?我现在先让你日本有事,看你怎么办? 有时候,大国之间的博弈,并不是因为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也可能掀起轩然大波。 帅化民生在四川,后来随家人去了台湾,在军队干了几十年,从基层一路干到中将,他经历过1996年的台海危机,对军事和战略的判断格外精准,他提出的“试探性进攻”方案,直接盯上了钓鱼岛上的那座日本灯塔,可这方案绝非简单的军事动作,而是层层算计。 这座灯塔本身来历不正,1978年,日本右翼团体“青年社”偷偷建了它,本质就是一个宣示存在的象征,并没有得到国际认可,也没有真正的导航功能,虽然后来在台风中损坏过,1988年修复,直到2005年才归日本政府管理,但这并不能让它合法化。 帅化民的方案,就是利用这一点,不是直接军事打击,而是派海警去“执法”,拆掉这个非法存在,把行动性质变成法律执法而非军事冲突。 这样一来,《日美安保条约》的保护条款就被巧妙绕开了,条约里,美国只有在日本遭到“武装攻击”时才有协防义务,但这次我们是执法,是拆违建,不算武装冲突,美国自然难以插手。 换句话说,中国先把自己站在法律和事实的一边,美国被迫做出选择。 这个做法也戳到了美日同盟的软肋,高市早苗等日本政客最近嚷嚷“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气势汹汹,可家门口一座非法灯塔都守不住,这番话就显得空洞。 如果日本派船阻拦,就等于主动把执法升级为冲突,理亏在先,自己陷入两难,另一方面,日本在西南诸岛部署导弹,能源和航运又高度依赖进口,一旦冲突,承受风险巨大。 美国方面更是心知肚明,兰德公司的评估显示,为了一个小岛派航母冒风险不划算,所以他们嘴上说协防,实则把主力撤到关岛,部署防空系统,防止自己被牵连。 《安保条约》第五条用的是“would”,是意愿而非义务,留了后路,拆灯塔,实际上逼美国露出真实态度。 实力方面,中国海警已经完全占上风,舰艇吨位远超日本海上保安厅,配备76毫米甚至130毫米速射炮,巡航钓鱼岛成了家常便饭。 今年巡航天数达355天,还多次驱离日本船只,2305舰编队配备光电取证设备,常态化巡航显示了中国对这片海域的实际控制力。 帅化民提出的“进攻”方案,根本不是军事挑衅,而是对既成事实的一次最终确认。 这座灯塔,从几十年前的挑衅符号,已经变成了战略破绽,随时可以被抹去,它的倒下,意味着旧时代的象征被清除,也宣告了这片海域的真正主人,实力决定一切。 对此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