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长太聪明了!” 广州,李女士一年级的5岁儿子,写作业总磨磨蹭蹭,催一次孩子哭一次,很头疼,有一天她突发奇想,儿子平时就,喜欢跟AI“豆包”聊天,那为什么不让豆包帮忙监督写作业?于是,特意录了孩子爱听的卡通角色声音当提醒音,还设置了奖励,只要,每写完10道题,就能解锁看1分钟动画!没成想,原本要1小时完成的作业,孩子10分钟就写完了,字迹还比平时工整,这让李女士又惊又喜。 11月中旬,李女士把这事跟身边家长分享后,很快就在广州家长圈传开了。 不少家长好奇细节,李女士说,以前自己忙着做家务,没法实时回应孩子的进度,孩子写作业总没劲头,但豆包不一样,孩子刚分神玩笔,豆包就提醒他了,不光如此,写完一道题,还会夸孩子算得又快又准! 配上趣味表情包,孩子越写越专注,写完还主动拉着她检查,儿子得意地说:“豆包老师比妈妈严,我不敢偷懒”。 网友看了也有感慨,有人说:“这方法太妙了,既解放家长又不费娃!”也有人吐槽:“我家娃照搬时翻车了,没设置思考时间,遇到不会的题直接问豆包要答案,反而更依赖了。” 其实,李女士一开始也没底,怕豆包太机械,孩子会抵触,所以特意花时间做了定制化设置:比如,提醒语不用生硬的“别玩了”这类话,而是用孩子喜欢的卡通角色说“小宝贝,该认真写题啦”,并且,奖励也不是一次性给,而是分段解锁,就怕孩子为了拿奖励敷衍了事。 结果孩子接受度特别高,第一次用就坐得笔直,听到提醒就立刻收回注意力,算题速度明显快了不少。 李女士在旁边偷偷观察,看到孩子主动把橡皮收起来,一笔一划写数字,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既不用再凶孩子,自己也能安心做家事,太省心了。 这事看着是AI帮了忙,细思之下,也却藏着家长的无奈和智慧。 李女士之前也试过不少办法,陪在旁边盯着、定闹钟倒计时,但孩子要么哭闹反抗,要么写着写着又走神,导致她既心疼又焦虑。 很多广州双职工家长也有同感,下班回家累得够呛,还要盯着孩子写作业,稍不注意就引发矛盾,实在分身乏术! 而李女士没硬逼孩子,而是顺着孩子的喜好,通过AI这座桥,既解决了磨蹭问题,又没破坏亲子关系。 不过,也有家长遇到了麻烦。 有家长直接让豆包盯着写作业,没设置“先自己读题思考”的提醒,导致孩子遇到不会的题就问豆包要答案,这反而养成了依赖,还有学校老师发现,部分学生作业出现AI痕迹,比如作文,辞藻堆砌,和平时课堂表现差很多。 说到底,用AI监督学习不是当甩手掌柜,如果像李女士那样结合孩子特点做调整,它就是帮孩子养习惯的好帮手,但要是完全依赖,让AI替孩子思考,反而会丢了让孩子写作业的本质,也就是练专注力、练思考力。 家长们其实要的不是作业写得快,而是孩子能主动学、认真想,AI只是帮着搭个台阶,真正的好习惯,还得靠家长慢慢引导。 就像李女士说的,现在孩子写完作业会自己检查,遇到难题也会先试着读题,而不是立刻找豆包,这才是她最想看到的。毕竟,AI能帮着监督一时,但孩子长远的学习能力,还得靠自己慢慢培养,家长找对方法,既解放了自己,也能让孩子少走弯路,这才是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