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很难想象,就在不久前,琉球的那霸街头,人们又一次举起了那面久违的琉球国旗帜。这一幕,仿佛时空穿梭,把人们拉回到了百年前的那个王国 。 琉球的故事,开头总离不开它的独立王国时代。在明清两朝五百多年里,它一直是向我们称臣纳贡的藩属国,有自己的国王、语言和文化体系,根本就不是日本的一部分 。就连宫里的皇帝御赐给琉球国王的金匾,现在都还能找到 。 转折发生在1879年。日本明治政府派兵武装吞并了琉球,把国王尚泰押往东京,强行设立“冲绳县”。这就是琉球人所说的“琉球处分”,一个独立王国的历史被粗暴打断 。 面对亡国之痛,一批又一批琉球士族想尽办法偷偷跑到中国,这些人被称为“脱清人”。其中一位叫林世功的志士,在北京求救无果后,竟选择以死明志,留下了“一死犹期存社稷”的绝命诗,希望用生命唤醒清廷的关注,场面极其悲壮 。 二战后期,琉球遭遇了更深的苦难。冲绳战役导致约26万琉球平民伤亡,成为他们心中难以愈合的伤疤 。战后初期,琉球人曾一度将美军视为“解放军”,盼望在美国托管后能走向独立 。 但冷战的现实打破了梦想。1972年,美国未经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战胜国充分协商,将琉球的“施政权”私下移交给了日本 。这对许多琉球人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独立诉求再次受挫 。 希望虽屡遭挫折,但火种从未熄灭。近年来,琉球独立的呼声反而一年比一年高涨 。这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最直接的原因,是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美军基地。 冲绳仅占日本国土面积的0.6%,却承载了超过70%的驻日美军基地 。巨大的基地不仅占据了大量优质土地,带来的噪音、环境污染、安全事故更是家常便饭。 比如今年5月,驻日美军一架直升机掉落重物,差点酿成大祸,这种随时可能降临的危险,让当地人的不安全感达到顶点 。 更让琉球人愤怒的是美军享有的“治外法权”,涉及美军的犯罪往往难以得到彻底追究,1995年三名美军士兵强奸冲绳女学生的案件,更是将民众的怒火推向了高潮 。 除了军事基地的压力,日本中央政府的政策也加剧了琉球人的离心力。许多琉球人觉得,自己在经济上被忽视,冲绳的人均收入长期只有日本平均水平的七成 ;在文化上被同化,学校课本很少提及琉球与中国的历史渊源 ;在政治上被歧视,自己的民意常常不被尊重。 例如,超过六成的冲绳民众反对在与那国岛部署自卫队,但日本政府依然强行推进 。这种“被牺牲”的感觉,让越来越多的琉球人,特别是年轻人,开始思考:只有争取更大的自主权甚至独立,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 走在琉球的街头,你会感受到一种独特的身份认同。民意调查显示,仅有少数冲绳人单纯认同自己是“日本人”,超过半数的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冲绳人”,甚至有不少人只认同“冲绳人”身份 。 一位举着琉球国旗的年轻人曾直言不讳:“我们不是日本人,也不想被当成日本的‘二等公民’。” 这种深入骨髓的认同,是独立运动最深厚的社会基础。 2013年,“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学会”的成立,标志着独立运动在组织化上迈出了一步 。尽管目前支持完全独立的民众仍是少数,但寻求更大自治权的声音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未来,琉球问题将如何发展,是走向更大程度的自治,还是更为遥远的独立,不仅取决于琉球人自身的努力,也将受到亚太地区大国博弈和整个国际局势变迁的深刻影响 。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自由、尊严和掌握自己命运的追求,他们的故事,注定会继续写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