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还是发生了!”浙江杭州,一女子由于嘴馋,吃完3个柿子后,又吃了2只大闸蟹,

鸿鹄浮歌 2025-11-18 14:41:32

“悲剧还是发生了!”浙江杭州,一女子由于嘴馋,吃完3个柿子后,又吃了2只大闸蟹,可到了晚上,肚子突然疼得厉害,还不停呕吐,女子以为吃坏了肚子,并未放在心上,忍了两天实在受不了了,这才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肠子里长了一堆“石头”! 据浪涨新闻11月17日报道,真不敢想,就因为贪吃,杭州一位女士差点把命给搭进去,这事听起来离谱,但却真实地发生了。 这位冯女士,出事那天下午在家看电视,闲着也是闲着,顺手就把桌上的三个柿子吃了,到了晚饭点,面对肥美的大闸蟹,食欲大开,又吃了两只,这一顿操作,嘴是过瘾了,可身体却遭了大罪。 到了半夜,肚子开始剧烈绞痛,冷汗直流,紧接着就是上吐下泻,折腾得她整个人都快虚脱了。 按常理说,这种症状多数人都会觉得是吃坏了东西,食物不干净导致的急性肠胃炎,冯女士也是这么想的,觉得忍一忍,把坏东西排出去就好了。 可问题是,这次堵在她肚子里的不是普通的食物残渣,而是实打实的硬块,所以接下来两天,她的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糟,肚子胀得像个皮球,连气都排不出来,那感觉可想而知有多绝望。 扛不住了,只能去医院,医生听完她的描述,再一问她吃了什么,心里就有了谱,CT结果出来后,在场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冯女士的小肠里,被好几块黑乎乎的硬物堵得死死的,形成了严重的肠梗阻。 这些硬物就是“柿石”,是柿子里的鞣酸和螃蟹里的蛋白质在胃酸作用下形成的,如果不马上手术把这些“石头”取出来,肠道就可能因为长时间缺血而坏死、穿孔,那后果不堪设想。 手术台上,医生费了好大劲才把这些“肇事”的石头清理干净,看着从身体里取出的那些硬块,冯女士自己也是后怕不已。 谁能想到,这两种秋季的时令美味,竟然是如此凶险的组合,这件事在网上传开后,立刻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和后怕。 一位网友留言说:“太可怕了,我上周刚这么吃过,也是柿子配螃蟹,还好量不大,只是有点胃胀,现在想想都后背发凉。” 另一位网友则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我爸就是空腹吃了两个柿子,结果胃里疼了好几天,去医院做胃镜发现里面形成了胃石,最后是喝可乐喝了几天才慢慢溶解掉的,从那以后,我们家再也不敢乱吃柿子了。” 这些来自普通人的真实反馈,比任何教科书都来得更有说服力,它告诉我们,所谓的“食物相克”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很多都是前人用惨痛的教训总结出来的经验。 特别是柿子,它含有的鞣酸(也叫单宁酸),确实是个不太“合群”的成分,它不仅会和蛋白质反应,还会跟铁、钙等矿物质结合,影响人体对这些营养的吸收。 所以,贫血的人和需要补钙的老人、小孩,都不建议多吃柿子,这件事也让我们反思,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多了,但对一些基础的、关乎健康的常识反而越来越忽视。 很多人觉得,吃东西只要自己喜欢就行,讲究那么多太麻烦,但冯女士的遭遇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身体的底线是不能随便挑战的,一时的口腹之欲,换来的可能是手术台上的痛苦和长时间的恢复。 说到底,享受美食没有错,但我们必须带着敬畏心去享受,这个敬畏,就是对食物特性的了解,对我们自己身体状况的了解。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美味很多,但我们在大快朵颐之前,是不是可以稍微停一下,想一想这样搭配合不合适?自己的肠胃能不能承受?尤其是对于老人和孩子,他们的消化系统更脆弱,作为家人更应该多提醒一句,多把一道关。 希望这位女士的经历能给所有人提个醒,吃东西,不仅要讲究味道,更要讲究科学和健康,别再拿自己的身体做实验了,毕竟健康是1,其他都是0,没有了健康,再多的美味佳肴也没有意义。 信源:浪涨新闻2025-11-17——女子一口气吃3个柿子又吃了两只大闸蟹肚子痛到进医院最后从肠子里切出一堆“石头”最大的直径有4公分柿子不能和高蛋白食物同食 容易形成冒柿石

0 阅读:90
鸿鹄浮歌

鸿鹄浮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