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张树义刺死7名日军,已精疲力尽。就在此时,一身材高大的日军,再次嚎叫

迎梅看养护 2025-11-19 14:47:29

1939年,张树义刺死7名日军,已精疲力尽。就在此时,一身材高大的日军,再次嚎叫着向他冲来。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手往后一摸,顿时有了主意。 那一仗发生在灵寿南洼西侧的小山沟,天刚亮,薄雾未散,张树义的机枪阵地已经打红了眼。他是晋察冀军区的一名排长,从1937年起就在这一带和敌人周旋。之前他在阴山口设伏、在行唐夜袭,都立下过战功,但这一仗,是他参军以来打得最凶、最险的一次。 几小时前,敌人第一次发起进攻,张树义指挥弟兄们打了个伏击,阵地守住了。但紧接着,日军换了打法,分散成小股往山坡上包抄。子弹所剩无几,张树义带着二十几人冲下去救炮兵小队,陷入白刃战,体力早就耗尽。 那个日本军官是从侧翼穿出来的,一刀砍在他左臂上。他用右手举起刺刀还击,对方刀法凌厉,几次差点中招。他一边躲一边后退,直到背脊撞上塌土墙。他明白这一下怕是走不了,脑子却在飞快转。手往后摸,抓到断裂的墙皮缝里有根半烂的木棒。 他猛地一侧身,对方刀砍进墙,拔不出来,他抡起木棒砸在敌人脖子上,随后一刀扎进胸口。 战斗结束时,他浑身是血,倒在地上时,连谁还活着都看不清。后续救援部队赶到,他才被抬下阵地。团首长亲自给他颁了“一等战斗英雄”,但他脸上没什么喜色。 1940年秋,张树义又随部队参加龙泉关阻击战,因敌炮击负重伤。炮弹炸裂时,他正在转移机枪,双腿严重受伤,后送后方抢救,保住了命,却被鉴定为四级伤残。1941年初,他退出现役,被送回灵寿老家南营村。 回村的那年,他才三十出头。县里希望他担任民兵营长,他拒绝,说干不了事就不占位。他拄着木棍,一点点爬山开荒。 1948年他组织生产互助组,把村里荒地分给社员,一年翻了两倍粮。1950年,他被选为河北代表,赴北京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大会,在怀仁堂听到毛泽东讲话。 张树义直到1983年去世都未离开南营村,双腿行动不便,家中无大产业。他一生打过仗,种过地,带过队,是当时灵寿最实在的一条硬汉。 至今村口的那块石碑上,名字最显眼的就是他。

0 阅读:67

猜你喜欢

迎梅看养护

迎梅看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