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说日本高市早苗这个事,现在相当于是慢火炖鸡,既不能太着急,更不能一盆水把火灭了,而是要慢慢加大加压?这个过程的节奏怎么掌握呢? 说日本高市早苗这事儿是慢火炖鸡,可不是随便打比方,这里面藏着实打实的战略门道,不是要一下子把矛盾闹僵,而是一步步给压力,让对方慢慢认清现实,这节奏的关键,还真就绕不开美国的一举一动。 咱先把高市早苗这事儿掰扯明白,她作为日本首相,最近发表了涉台错误言论,这可不是简单的口误,直接碰了中日关系的红线,违背了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里的承诺,11月17日外交部记者会上,毛宁已经把话说得很透彻,这言论从根本上损害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 日方那边还想装糊涂,内阁官房长官出来辩解,说政府立场没改,这话听着就虚,要是真没改,高市早苗能随便发表不当言论?这种嘴上说一套、行动做一套的把戏,咱看得明明白白,可为啥不一下子把话说死,反而慢慢加压? 答案就在美国身上,日本敢这么跳,背后一直靠着美国这棵大树,可现在这棵树自身都有点晃,最明显的就是金融层面,11月以来美联储一直在释放降息信号,说白了就是国内经济压力大,得通过降息来稳增长,这时候哪有多余精力管日本的闲事。 金融和战略从来都是绑在一起的,美国要降息搞金融软着陆,就得在战略上收缩,特别是亚太地区,2024年发布的美国亚太战略报告里就提过,要优化资源配置,不再像以前那样到处摆架子,这种收缩不是喊口号,驻日美军的部分装备调动就是实际动作。 咱抓住这个节奏就对了,要是现在急着跟日本闹僵,反而给了美国插手的理由,说不定还能让美日抱得更紧,慢火炖鸡就是让日本慢慢感受,美国这根靠山靠不住,自己跳得越欢,损失越大。 就拿经贸来说,日本的汽车、电子产品最大市场就在中国,咱最近加强了对日出口产品的检验检疫,不是故意刁难,是按规矩办事,可就这一下,日本相关企业就慌了,11月中旬日本经产省专门开了会,讨论怎么应对对华出口下滑,这就是慢加压的效果。 有人可能会问,这么拖着会不会让日本得寸进尺?还真不会,咱的加压是有章法的,每次日方有不当动作,咱就针对性回应,11月17日外交部回应后,中方又推迟了中日农业合作研讨会,这种精准打击比乱发脾气管用多了。 你们发现没,美国现在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金融问题一堆,11月降息预期一出来,美元汇率就波动了,这种时候日本想让美国帮着出头,纯属想多了,就像家里主事的人自己手头紧,旁支想闹事也没底气。 咱再看看日方的内部反应,高市早苗的言论出来后,日本商界一片反对声,毕竟谁也不想丢了中国市场,11月15日日本工商界代表团还专门访华,想缓和关系,这说明慢火炖鸡已经炖到了要害,让日方内部先乱起来。 这种节奏把控其实是大国智慧,不像小孩子吵架非得马上分输赢,要的是长久效果,让日本彻底明白,跟中国对着干没好处,靠美国也靠不住,你们觉得美国真能一直给日本兜底吗?我看悬,毕竟自身难保的时候,谁还顾得上别人。 可能有人觉得这种方式太温和,其实不然,慢加压比一下子激化矛盾更有杀伤力,就像煮青蛙,慢慢升温让它没法逃脱,现在日方已经开始有点坐不住了,内阁最近多次释放想对话的信号,这就是节奏掌握到位的表现。 美国的降息和战略收缩还会持续,日本的底气只会越来越不足,咱只要稳住节奏,该加压的时候绝不手软,该给机会的时候也不吝啬,就能让中日关系回到正轨,这种以静制动的从容,才是真正的大国风范。 参考信息: 光明网——2025年11月17日外交部再回应高市早苗涉台言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