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日本政坛人士高市早苗突然宣布了,把中方关注琉球的话题定性为“干涉”

鹏鹏西风 2025-11-20 14:41:40

就在刚刚 日本政坛人士高市早苗突然宣布了,把中方关注琉球的话题定性为“干涉”,在国会给出强硬说法。 琉球是日本的“内部事”?那为什么翻开历史,每一页都写着“未完成”? 就在前几天,高市早苗,在国会里拍案而起,把中方在联合国提及琉球历史与现状的发言,直接扣上“干涉内政”的帽子。语气强硬,立场坚定,仿佛这块土地的归属早已铁板钉钉。 可问题是——真的钉死了吗? 我们不妨先回到1372年。那一年,明朝使者远渡重洋,抵达琉球,中山王接受册封,开启了持续五百多年的朝贡体系。这不是单方面的依附,而是一种被当时整个东亚世界承认的政治秩序。首里城里的“中山世土”匾额至今高悬,四个大字,写的是身份,也是法统。那时候的琉球,用中国的年号,行汉礼,建孔庙,连国王的陵墓都按中式风格修建。你说这是“内部事”,那请问,是从哪一天开始“内部”起来的? 答案是1879年。 那一年,明治政府一声令下,萨摩藩的军队开进首里城,末代国王尚泰被强行带往东京,琉球王国就此灭亡,改设“冲绳县”。没有公投,没有协商,只有武力接管。今天如果你去翻日本官方的说法,会说这是“国内行政调整”,可一个独立王国被军事吞并,放在今天的国际法框架下,算什么性质?如果这事发生在别处,会不会被称作殖民扩张? 更关键的是,二战之后,国际秩序重新洗牌。1943年《开罗宣言》白纸黑字写着:日本的主权将被“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之其他小岛之内”。1945年《波茨坦公告》第八条再次确认这一点。注意,这里根本没有提“琉球”属于日本。相反,战后琉球被美军单独托管,与日本本土分治长达27年。这期间,美国在岛上大建军事基地,而日本政府并无管辖权。这说明什么?说明当时国际社会压根就没把琉球当成日本领土的一部分。 直到1972年,《冲绳返还协定》签署,美国把“施政权”交还日本。注意,是“施政权”,不是“主权”。文件原文反复使用“administrative rights”,刻意回避了“sovereignty”这个词。为什么?因为美国清楚,这个问题不能由它单方面决定。也正因为如此,联合国至今未将琉球列入日本的主权范围清单。国际法上,这叫“地位未定”。 可现实呢?现实是,冲绳只占日本国土面积的0.6%,却承担了70%以上的驻日美军基地。嘉手纳空军基地的战机每天起降上百次,噪音扰民是家常便饭;普天间基地深陷居民区,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基地”;更别说那些年复一年泄漏的PFAS(全氟烷基物质),污染地下水,影响居民健康。冲绳县多次检测出水源超标,可抗议声再大,工程照旧推进。 2019年,冲绳举行县民投票,主题是“是否支持边野古湾填海建造新基地”。结果出来了:超过70%的投票者反对。可东京方面怎么说?“投票没有法律效力”,然后继续施工。这算什么?一个民主国家,地方民意被中央政府如此轻描淡写地绕过,还说是“内部事务”?那请问,谁来定义“内部”?是住在那霸的居民,还是坐在东京的官僚? 更耐人寻味的是文化层面。上世纪,日本推行同化政策,禁止在学校讲琉球语,学生说母语要被罚站、挂牌子。如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琉球语列为“严重濒危语言”。可近几年,冲绳的年轻人反而开始重拾传统:穿琉装、跳琉球舞、学古语。首里城火灾后重建,仪式上恢复了清代册封时的仪轨。这不是复古,而是一种身份的觉醒。他们不想再被简单地称为“冲绳人”,而是想作为“琉球人”,被世界听见。 中方最近在联合国提到“冲绳原住民”的权益,不是为了煽动什么,而是把一个长期被遮蔽的事实摆上桌面:这块土地的历史、法律地位、现实负担和民意诉求,从来就不只是日本国内的问题。它关乎战后秩序的完整性,关乎国际法的严肃性,也关乎一个民族是否有权决定自己的未来。 如果日本真心认为这是“内部事”,那它应该做的,不是急于扣帽子,而是拿出诚意去回应:为什么当年吞并不被清政府承认?为什么战后文件不明确归属?为什么美军基地集中在冲绳?为什么地方公投可以被无视? 这些问题不回答,光靠一句“内政”就想把所有争议封口,恐怕只会让矛盾越积越深。 历史不是橡皮泥,不能谁有权就怎么捏。真相也不该被时间冲淡,尤其当它还深刻影响着今天的生活。与其忙着反击别人的发言,不如先把自家的历史档案晒出来,让世界一起看,一起评。 毕竟,阳光之下,才有公信。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鹏鹏西风

鹏鹏西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