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希望中国造出尖端芯片!”1月3日,美国前华裔州长骆家辉,家族三代都在美奋斗,

栗頿聊 2025-11-20 15:13:01

“不希望中国造出尖端芯片!”1月3日,美国前华裔州长骆家辉,家族三代都在美奋斗,他在位时猛烈打压中国,嚣张断言美国多次压制,是怕中国太先进,辞职后却跑到中国疯狂捞金……   骆家辉的家族史曾被不少人津津乐道,堪称“美国梦”的典型。1921年,他的祖父从广东台山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在排华法案盛行的年代,靠给人当佣人学英语、扛着铁镐修铁路才勉强立足。   父亲一辈更是为了证明对美国的忠诚,二战时扛枪奔赴太平洋战场,九死一生回来后,在西雅图开了家小杂货铺维持生计。   骆家辉自己也挺能拼,小时候住在贫困家庭聚集的公屋,五岁前只会说广东话,靠着助学贷款和奖学金,硬是考进耶鲁大学读政治,后来又拿下波士顿大学的法律学位,一路逆袭成为美国本土首位华裔州长,这份履历确实足够励志。   但很多人当初的“同胞滤镜”,很快就被他的实际行动打破了。骆家辉不止一次强调,自己虽然流着华人的血,但却是“百分百的美国人”,所有行为都要对美国负责。   这份立场,让他在任时成了打压中国的“急先锋”。奥巴马时期担任商务部部长时,他就频繁出手,推动轮胎特保案,对中国钢材、石油管材征收高额关税,还动辄指责中国企业“偷窃”知识产权,发起反倾销调查,不少中国出口企业因此订单锐减、供应链混乱,损失惨重。   对于高科技领域,骆家辉的打压更是毫不手软。他深知技术优势是美国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严格限制对华高科技出口,还劝说美国电信运营商拒绝使用中国设备,理由就是所谓的“安全隐患”。   到2024年初,他依然在媒体上直言支持美国封锁英伟达等高端芯片出口,坦言“害怕中国太先进”,这份直白的焦虑,恰恰暴露了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忌惮。   即使后来担任驻华大使,他的“打压套路”也没停,表面上推动签证便利化、发布PM2.5数据,实则是为了吸纳中国消费和人才,同时引导舆论质疑中国,本质上还是在为美国利益服务,精准压制中国的发展空间。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卸任后的骆家辉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把“双标”玩到了极致。2014年刚卸任驻华大使没多久,他就频繁出现在中国的高端论坛、高校礼堂,摇身一变成了咨询专家和演讲嘉宾。   据传闻,他每次出场的费用高达数十万人民币,在这些场合,他绝口不提当年的制裁打压,反而大谈中美友好、经贸合作,和中国企业家推杯换盏,一副亲近合作的姿态。   一边在美媒上贩卖焦虑,警告美国不能让中国搞出尖端芯片,声称限制中国是为了防止中国军力增长;一边又看准中国的市场红利,利用自己的华裔面孔和过往政商人脉疯狂捞金,这种“吃饭砸锅”的操作,让不少人看清了他的真实面目。   当初让他备受追捧的“华裔州长”光环,如今反倒成了他虚伪的注脚,在美国的言论越是激进,在中国捞钱的姿态就越显讽刺。   骆家辉的所作所为,其实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国际关系课:在国家利益面前,所谓的血缘认同根本不值一提。   像他这样的华裔政客,为了证明自己对美国的忠诚,打压起中国来往往比白人政客更狠,因为他们更清楚中国的痛点在哪里。   但反过来想,也正是因为有这样时刻盯着中国短板、处心积虑搞封锁的对手,才彻底打碎了国内某些“造不如买”的幻想,倒逼中国企业和科研机构自主创新。   如今北大团队的新型模拟计算芯片、华为在重压下突破产业链瓶颈,这些成果都是被“逼”出来的。   骆家辉想用“卡脖子”锁死中国发展,最终却让中国产业链更具韧性,而他自己也只能沦为大家眼里的反面教材。

0 阅读:62

评论列表

马路王子

马路王子

2
2025-11-20 15:45

移民到美国的人,不都是这样的吗?

栗頿聊

栗頿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