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荷兰公开对中方服软,声明中有一句话特别有意思! 当天,荷兰经济事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1-20 16:09:09

11月19日,荷兰公开对中方服软,声明中有一句话特别有意思! 当天,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大臣米歇尔·卡雷曼斯发布了一则简短但意味深长的声明:荷兰政府决定“暂停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这句话看似平淡,但紧随其后的一句解释却耐人寻味——“鉴于近期的事态发展,我认为现在是采取建设性步骤的正确时机。” 这句“鉴于近期的事态发展”,到底指什么? 这事得从安世半导体的来头说起,这公司本是荷兰恩智浦的边缘部门,当年负债累累差点烂在手里,是 2019 年闻泰科技花了近 268 亿真金白银全资收购,才给它盘活了 —— 中资砸钱升级技术、铺全球布局,五年里不仅让安世还清债务实现 “零负债”,2024 年营收还冲到了 147 亿元,光给荷兰缴的企业所得税就有 1.3 亿欧元,堪称荷兰半导体行业的 “摇钱树”。 可荷兰偏偏要跟着美国蹚浑水,9 月 29 日美国刚出台 “穿透性规则”,说要制裁闻泰控股的子公司,第二天荷兰就急吼吼地掏出 1952 年冷战时期的《货物可用性法案》—— 这法案之前从没真正用过,专门管战时燃料、食品的老古董,居然被拿来对付一家正常运营的中资企业,又是冻结运营又是暂停中方 CEO 职务,活脱脱一副 “明抢” 的架势。 他们以为抢了荷兰总部的决策权就算赢了,没想到安世东莞工厂直接掀了桌子,宣布不接荷兰总部指令,由闻泰直接接管,这一下就戳中了荷兰的死穴。 东莞工厂可不是随便一个组装点,这地方占着安世全球 70% 的封装任务,4000 多员工一年能造 500 亿件产品,安世国内产能更是占了整体的 80%,全球一半的销售额都来自中国市场。 换句话说,荷兰手里的只是个 “空壳总部”,真正能造芯片、能赚钱的核心家底全在中国。东莞工厂一脱离控制,安世全球供应链立马断了档,原本供应宝马、大众这些车企的车规级芯片,直接锐减六成,德国汽车协会主席急得跳脚,警告说再断供就要工厂停产了 —— 要知道安世的小信号 MOSFET、ESD 保护器件全球出货量都是第一,车规级 Power MOS 排第二,欧洲车企根本找不到替代供应商。 更让荷兰坐不住的是中方的反制速度。10 月 4 日中方直接禁止安世从中国出口产品,等于掐断了它 80% 产品的出路,紧接着又收紧了半导体必需的重稀土出口配额,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安世股价三天跌了 20%,荷兰投资者骂声一片。 荷兰自己的经济也扛不住,要知道 ASML 去年 36% 的营收都来自中国,足足 101.95 亿欧元,要是中方真动真格限制半导体设备出口,荷兰的半导体支柱产业就得崩半边。 卡雷曼斯本想靠这事儿在选举前刷存在感,没成想成了众矢之的 —— 荷兰籍欧洲议员直接骂他 “可耻”,说他既没欧盟支持,又没准备好应对经济后果,连荷兰学者都扒出来,美国早就给荷兰划了道儿,要换中方 CEO、改股权结构才给豁免,这哪是自主决策,分明是给美国当马前卒。 更打脸的是荷兰自己的逻辑崩盘。之前首相说干预是因为 “CEO 管理不善”,结果卡雷曼斯脱口而出 “因为安世太重要”,前后矛盾的说法连荷兰法院的裁决都站不住脚,乌得勒支大学教授直接批评裁决 “前所未有且不合常理”,连中方陈述都没听就仓促定罪,根本没半点司法独立的样子。 反观中方这边,11 月初主动给欧洲车企的民用芯片出口开了豁免,既显得有理有节,又掐着荷兰的命门 —— 你看,不是我不供应,是你瞎折腾断了货。欧洲车企更是急着找变通办法,想自己把晶圆运到中国封装,这波操作把荷兰政府的尴尬摆得明明白白。 说到底,荷兰这出戏的核心破绽就是没搞懂:现在的安世早不是当年那个没人要的烂摊子,它的命门攥在中国手里。中资不仅给了它起死回生的资本,更把核心产能、供应链和客户都扎根在了中国市场,2024 年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都到 1752 亿元了,自给率也提升到 30%,就算安世出点波折,替代方案也在慢慢成型。 荷兰想学美国搞技术围猎,却忘了自己的产业链早和中国绑在一起,就像之前英国逼安世剥离晶圆厂,最后还不是不了了之 —— 中资控股的科技企业,核心资产在中国,谁也没辙。 卡雷曼斯大概是算清了这笔账:再闹下去,欧洲车企得把荷兰大使馆淹了,ASML 得天天去经济部静坐,自己的政治生涯也得玩完。 所以才赶紧找个台阶下,用 “事态发展” 这种模糊话遮羞,本质上就是承认:抢不动,也耗不起,再硬扛下去吃亏的只能是自己。毕竟谁都不傻,拿自己的经济命脉去赌别人的地缘政治游戏,这种赔本买卖没人愿意做太久。

0 阅读:0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