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的一天,家住山西朔州平鲁县的杨老汉,眼看家里的柴火不多了,于是便跑去附近的山上砍柴。 平鲁这地方穷得很,一个普通农民杨老汉上山砍个柴,谁想到会撞上一千多年前的大秘密?这可不是什么小发现,而是193件唐代金器,总重量34.8公斤,光金子本身估值就超过1100万。更要命的是,这些金子还跟那个臭名昭著的安禄山有关系。 1979年4月的一天,平鲁地区的两个村民杨茂和黑云,因为生产大队安排的工作,到了村外的一个土沟开垦荒田。平鲁这地方本来就不富裕,农民们靠天吃饭,遇到好年景能吃饱,遇到差年景就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杨老汉家里几口人,全靠他一个劳力维持生计,冬天取暖用的柴火经常不够用,这才不得不经常上山砍柴。 在工作的过程中,杨茂意外挖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扒开周边的泥土后发现,地下居然是一个烂木匣。这个箱子虽然已经腐烂得差不多了,但上面还能看出一些精美的花纹,明显不是普通的东西。杨茂赶紧叫来了同伴黑云,两个人仔细一看,箱子里面竟然装满了金黄色的物件。 这些金器有条状的,有饼状的,还有马蹄状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真金子。两个农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金子,既兴奋又害怕。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先把这些东西搬回家,再想办法处理。 但是拿着这么多金子该怎么办呢?两个人文化水平都不高,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到底值多少钱,更不知道该去哪里卖。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决定先拿几块金饼去银行试试,看看能不能换点钱。 银行的工作人员一看到这些金饼就觉得不对劲。这些金饼的制作工艺明显有古代特征,而且上面还粘着特殊的泥土痕迹,很可能是从古墓里挖出来的文物。工作人员没有当场质疑,而是悄悄报了警。 警察很快就来了,面对询问,老实巴交的杨茂如实交代了发现经过。考古专家随后赶到现场进行勘查,通过对金饼的详细研究,从上面发现了关键信息。 张通儒是安禄山网络的谋臣之一,安禄山把张通儒、李庭坚、平冽、李史鱼、独孤问俗罗致身边。严庄、张通儒兵败东逃,显然张通儒在安史之乱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叛乱,安禄山于755年冬在范阳起兵叛乱,南下攻陷洛阳,安史之乱自此爆发。 安禄山令史思明经略河北。史思明每行军一处,任由部下剽掠抢夺,杀人取乐。这些叛军到处烧杀抢掠,搜刮了大量金银财宝。张通儒在不断征战的过程中,搜刮了大量金银财宝。后来,张通儒在战争中去世,他当年搜刮的金银财宝,也被他提前埋在地底下。 专家们根据金饼上的铭文和制作工艺,确认这批黄金属于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文物。史朝义率军回到福昌,又密令在幽州的阿史那承庆、张通儒、向贡等人诛杀了史朝清,不料事后几派势力火并,相互攻击达数月之久,张通儒、向贡、高鞫仁等数千人被杀。张通儒死于叛军内乱,这些金银财宝因此被埋藏在山洞中,历经千年才重见天日。 这些文物是安史之乱的见证者,可以帮助专家研究那一时期的历史文化,有着非同一般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安史之乱被认为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批金器为研究那个动荡时期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考虑到杨茂主动报告发现文物,配合调查,态度良好,警方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后就让他回家了。这批珍贵的唐代金器被收藏在博物馆中,成为研究那段历史的重要物证。杨茂虽然没能因此发财,但也算是为保护文物做了贡献,在当地传为佳话。 一个农民砍柴无意中挖出千年前的藏宝,这样的事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却真实发生了。你们觉得杨老汉处理得对不对?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事会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