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被我猜中了! ​泰国宣布了 ​11月18日,泰国总理阿努廷在国家稻米政策与管

曼彤说世界 2025-11-21 00:58:53

果然被我猜中了! ​泰国宣布了 ​11月18日,泰国总理阿努廷在国家稻米政策与管理委员会会议上直接拍板:中国已经正式敲定,要额外拿下50万吨泰国大米,这可不是口头意向,而是板上钉钉的合作。 50万吨看着不算天文数字,对这会儿的泰国稻农来说,就是寒冬里递来的暖手宝!谁能想到,作为全球第二大米出口国,泰国今年在粮食赛道上过得有多憋屈——上半年还因关税问题大米出口跌了30%,好不容易熬到下半年,印度又突然放宽大米出口限制,国际米价直接拦腰跌了20%还多,泰国5%碎米率的大米报价从年初的669美元/吨跌到10月的529美元/吨,降幅创近十一年同期最高。更要命的是,最大进口国印尼明说2025年要停止进口大米,原本每年133万吨的稳定订单没了着落,泰国仓库里的大米越积越多,东北部稻农颂猜家的谷仓堆得满满当当,新稻收上来没地方放,老稻又卖不上价,前些天还在愁来年要不要改种其他作物,生怕种水稻赔本。中国这笔额外订单一敲定,颂猜连夜给合作社伙伴打电话,语气里的愁绪全散了,总算不用看着粮食烂在手里。 阿努廷拍板时语气格外坚定,可不是装样子,是这笔合作戳中了泰国的刚需。泰国一半以上农业人口靠水稻吃饭,大米出口常年占农业出口的半壁江山,今年原本盼着出口能冲900万吨目标,可印度搅局后,出口量大概率要回落至700-750万吨,农户收入跟着缩水,要是没人接盘库存,明年很多农户可能会放弃种水稻,整个水稻产业链都得受影响。中国这次额外拿下50万吨,相当于补上了印尼撤单后的大半缺口,更关键的是给泰国大米定了价、稳了军心——之前国际买家都等着压价,中国按合理价位签约,其他国家也没法再肆意砍价,泰国大米出口总算能喘口气。要知道2024年泰国对中国出口大米才18万吨,同比还降了15%,这次一笔订单就顶上年近三倍的量,诚意直接拉满,也难怪阿努廷会在核心会议上特意官宣,这份认可对当下的泰国农业太重要了。 不少人疑惑,中国自己大米自给率那么高,为啥还要额外买泰国大米?其实这里藏着双重考量,既顾着国内需求,也念着双边情谊。中国大米常年进口占比不到3%,根本不缺粮,进口泰国大米主要是品种调剂,咱们爱吃的泰国茉莉香米、糯米,国内产量有限,而泰国糯米适配中餐甜点,香米口感独特,一直是中高端市场的香饽饽,2024年1-7月泰国出口中国的糯米占比就达43.37%,这次加购刚好补上国内高端需求缺口。更难得的是,中国选在泰国最难的时候出手,没趁火打劫压价,反而按市场合理价位签约,这份担当比订单本身更让人动容。反观印度,之前为稳国内粮价突然禁出口,把国际米价炒高,今年库存满了又突然放开,砸低全球米价,把泰国、越南等出口国坑得够呛,两相对比,谁是靠谱合作伙伴一目了然。 这笔合作看似是粮食买卖,实则是双向共赢的默契。泰国靠中国订单清了库存、稳了农户收入,避免了农业产能萎缩;中国拿到了刚需的优质米种,还巩固了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纽带,一举两得。而且这不是短期投机,是长期合作的延续——泰国近年一直在中国展会推广大米,中国也持续放开优质米进口通道,双方早就形成了互补格局,这次额外加购,不过是把这份默契落到实处。 现在国际粮价波动大,有些国家总想着靠出口限制、低价倾销搞博弈,最后坑的还是农户和全球粮食安全。中国不搞这套,按需进口、互利共赢,既保障自身需求,也帮伙伴解困,这份格局值得点赞。泰国能抓住中国订单稳住大米出口,也算避开了一次农业危机,后续要是能稳住优质米品质,双方合作只会更稳。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569

评论列表

水中龙

水中龙

2025-11-21 10:28

看来印度不行了,美国关税一加,出口受阻,只能低价出口大米。

曼彤说世界

曼彤说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