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003A型与004型核航母同步建造,2035年前中国实现“2核4常”! 中

如萱评论 2025-11-21 13:34:53

官宣!003A型与004型核航母同步建造,2035年前中国实现“2核4常”! 中国正同时开建003A常规与004核动力航母?舷号19、20模型曝光引发猜测,2035年前能否实现“2核4常”布局,直面西太战略均衡? 中国航母的“核常兼备”时代,真的要来了。 就在福建舰正式服役后不久,央视旗下“玉渊谭天”释放了一个关键信号:003型是一个“成熟的型号”,在成熟平台上优化改进后,就将进入“量产阶段”。 这短短一句话,信息量巨大,它等于官方证实,中国将继续建造基于003型的改进版常规动力航母。 与此同时,央视军事和环球网也同时发布了一则消息,我方军事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已经掌握了航母所有的建造技术,同时有最先进的舰载战斗机。下一步,我们必然要实现核动力航母,我们是具备相关技术的。 这句话,等于是在官宣传闻已久的004型航母。 与此同时,网络近日还流传出两张高度可信的航母模型照片,这两张照片,一张模型舷号为19,舰岛虽有优化但仍有烟囱,明确是常规动力(暂称003A型);另一张舷号为20,出自大连船舶重工,舰岛紧凑且无烟囱,核动力身份呼之欲出。 细看网络流传的19号舰模型,你会发现它绝非福建舰的简单复制。最显著的改进在于舰岛,原本集成在中部的烟囱被独立出来,移到了舰岛后部,而相控阵雷达阵面则集中布置在前部舰桥。 可别小看这个改动,它实际上解决了一个困扰常规动力航母几十年的“老大难”问题,烟囱排出的高温废气对周围电子设备(尤其是雷达)的热干扰。分离设计后,雷达的工作环境和寿命将得到显著改善。一个更直观的好处是,舰岛再也不容易被熏得漆黑,舰容更加整洁。这个设计与此前武汉“航母楼”陆上测试平台的改建高度吻合,进一步印证了其真实性。 相比之下,大连造船厂的20号舰模型则代表着一次质的飞跃。没有烟囱,意味着它是一艘核动力航母。 其舰岛更加紧凑且明显后置,这不仅能腾出更多宝贵的甲板作业面积,也预示着其吨位(预计超过10万吨)和载机量(可能达80架以上)将远超福建舰。 核动力带来的最大优势,并非仅仅是“无限续航”,而是近乎无限的电力供应。这对于电磁弹射器、未来可能上舰的激光武器等高能耗装备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海外观察家普遍认为,004型将配备四条电磁弹射器,其综合战力将对福建舰实现“代际提升”。 这也直接印证了官方的话,说明中国的第二艘003改进型航母与首艘004型核动力航母,很可能已经进入“同期开工”的节奏。 之所以要在攻关核动力的同时,还要继续造常规航母,官方也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央视旗下“玉渊谭天”的表述里写道:随着航母数量的增加,我们可以实现航母在某个点位上的常态存在,这将是“移动的海上堡垒”。 “玉渊谭天”还称,福建舰的目的地,不是西太平洋,未来还要去到印度洋、大西洋、关岛、夏威夷、澳大利亚附近海域。 这是中国海军日益紧迫的战略需求。 按照目前的信息来看,中国航母建造已形成清晰的南北分工格局,南方的江南造船厂,将专注于003系列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的建造与持续改进;北方的大连造船厂,则肩负起004型核动力航母的开拓使命。 这种双线并进的模式,背后是极其紧迫的战略时间表。有分析认为,在2030年这个关键节点前,确保至少有两艘003型服役,是海军在核动力航母完全成熟前的最佳选择。 这意味着,第二艘003A型必须与004型核动力航母几乎同期开工,才可能赶在2030年前服役。 而到2035年,中国海军将形成 “2核4常”的航母规模。 “4常”指的是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以及一艘后续建造的003A改进型。它们将构成中国航母力量的基石,主要负责第一、第二岛链内的制海制空任务,以及在印度洋方向的常态化存在。 “2核”则是指两艘004型核动力超级航母。它们将是真正的远洋旗舰,凭借其无限续航能力,能在太平洋中部、印度洋甚至更远海域持续部署数月,极大地拓展中国的海上战略纵深。 一旦中国海军在2035年前实现6艘航母的规模(其中2艘是技术先进的核动力航母),中美海军在西太的力量对比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届时,中国将有能力在第一、第二岛链乃至更远的太平洋中线海域,实现航母的常态化存在。在高压战备时期,更能集结起3个航母战斗群和约150架舰载机的强大打击力量,真正实现区域内的“攻守易型”。 中国航母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务实的“技术双轨制”道路,用成熟的常规动力平台快速上量,解决“有无”和“多少”的迫切需求;同时用顶尖的核动力平台实现突破,瞄准未来远洋制海权的话语权。 003A的精准迭代与004的核动力跨越同步推进,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海洋强国,正以效率和规模兼顾的独特路径,将航母建设这一大国博弈的核心支点,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西太平洋乃至全球的海上格局,正在被重新书写。

0 阅读:0
如萱评论

如萱评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