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味中药比珍宝还难得,消息肉通胆络,止胁痛还增抵抗力 今天要给大伙介绍一味

陈玉龙谈养护 2025-11-21 16:07:15

这味中药比珍宝还难得,消息肉 通胆络,止胁痛 还增抵抗力 今天要给大伙介绍一味藏在日常里,比珍宝还难得的中药,它既能清除胆囊里的息肉增生,又能疏通受损的胆络,一边缓解胁肋疼痛,一边悄悄提升身体抵抗力,护胆腑、强体质,双管齐下。胆囊里的息肉,就像水管内壁慢慢滋生的水垢,刚开始只是小小的一块,不影响水流,但如果不加理会,水垢会越积越多、越变越大,最后堵塞水管,影响正常的水流。胆囊息肉发展下去,就可能引发胆囊炎、胆结石,甚至增加胆囊癌变的风险。现代医学认为,胆囊息肉的形成与胆固醇代谢紊乱、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而在中医看来,这多半是肝胆气机不畅、痰瘀互结在胆囊内积聚所致。就像河道里堆积了泥沙,水流不畅,时间长了就会形成淤塞,对应到胆囊就是痰浊瘀滞、胆络不通。我是中医陈医生,你们身边的肝胆科医生朋友,在临床跟胆囊息肉打交道30多年了,见过太多人因为忽视偶尔的胁肋隐痛、口苦等症状,拖成胆囊反复发炎、息肉增大的大问题。所以每天坚持给大家讲这些实用知识,就是想让大家在护胆的路上少走弯路。大伙要是觉得有用,点个免费的小红心,让我能一直把这些护胆的干货分享下去,谢谢你们的支持。 这味宝贝中药就是郁金。可能有人对它不太熟悉,但在中医里,它可是“消息肉、通胆络的良药”。它味辛苦,性寒,能行气解郁、活血止痛、清心凉血、利胆退黄,就像一个灵活的小工匠,能深入到胆囊的细微之处,把顽固的痰瘀一点点化解开,还能疏通胆络,让胆汁的排泄变得顺畅无阻。更难得的是,它在疏通胆络的同时还能调节身体的免疫功能,帮身体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减少外界病邪对胆囊的伤害。 光靠一味药往往力量有限,我再给大伙分享一个经过临床验证的配伍方子:郁金搭配柴胡、金钱草和鸡内金煮水喝,效果更全面。其中,郁金负责打通瘀堵的胆络,化解胆囊内的痰瘀;柴胡疏肝理气,能调节肝胆的气机,让肝胆的气机升降恢复正常,为胆汁的排泄提供动力;金钱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能把胆囊内的湿热之邪清除出去,还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帮助溶解和排出小的结石和息肉;鸡内金消食健胃、涩精止遗,同时还有消石的作用,能将胆囊内的结石和息肉慢慢消磨变小。 之前接诊过一位45岁的李女士,有5年胆囊息肉病史,还伴有慢性胆囊炎。最近半年胁肋部经常隐隐作痛,尤其是在吃了油腻食物后疼痛加剧,还伴有口苦、恶心、呕吐等症状。去医院检查,胆囊内有一个直径约0.8厘米的息肉,胆囊壁也有些增厚。我看她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这是典型的肝胆湿热、痰瘀互结证型,于是就给了她这个郁金配方,让她每天煮水喝,同时嘱咐她饮食要清淡,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 喝了二十多天,李女士说胁肋部的疼痛明显减轻了,口苦、恶心的症状也消失了。接着喝了三个月去复查,胆囊息肉缩小到了0.5厘米,胆囊壁也恢复了正常。她复诊时高兴地说,现在能吃能睡,工作和生活都不受影响了,整个人都精神多了。 这方子的妙处就在于“疏、清、消、通”四结合:柴胡疏肝理气,郁金通胆络、化瘀滞,金钱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鸡内金消石化积。四味药搭配,既不会因只疏不清而湿热残留,也不会因只清不消而痰瘀难除,更不会因只消不通而气机阻滞。 不过必须提醒大伙,这方子虽好,也得让专业医生辨证后用。比如体质偏寒、胁肋冷痛的人,可能得加少量肉桂、干姜温阳散寒;若胆囊息肉伴有发热、黄疸,可能是病情加重,得搭配茵陈、栀子等清热利湿退黄的药物;有过敏体质或正在服用其他药物者更要谨慎。千万别自己随便抓药,免得不对症反伤身体。真要用的话,一定得听医生建议,根据个人情况调整用量和配伍。这些护胆的关键,你都记住了吗?

0 阅读:33

猜你喜欢

陈玉龙谈养护

陈玉龙谈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