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访日干部擅闯靖国神社:被开除党籍仍喊冤,历史立场容不得含糊 198

觅双用文史读古今 2025-11-22 14:14:57

1985年访日干部擅闯靖国神社:被开除党籍仍喊冤,历史立场容不得含糊 1985年,中国一高级干部访日期间,不顾多人劝阻非要去靖国神社,回国后就被中纪委开除了党籍,可他却说:我是清白的。 1985年,中国一位资深干部在访日期间引发了不小的风波。那年10月20日,他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的身份,带领一个文化代表团抵达东京。这次出访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几年后,两国关系处于较为稳定的阶段,民间交流频繁活跃。代表团成员多为文艺界人士,携带着书法作品和文学资料,旨在通过展览和讨论,促进两国文化互鉴。行程从东京启动,先是中日政治家书法展览会,这类活动本是友好合作的常规形式,却在后续安排中埋下隐患。 书法展落幕当晚,代表团敲定次日行程时,他突然提出要去靖国神社“参观”。话音刚落,随行翻译就急着劝阻:“那里供奉着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咱们作为中方代表团,去了容易引发争议。”团里的老书法家也附和,说出访核心是文化交流,没必要碰这种敏感话题。可他当场摆了摆手,只说“看看日本的祭祀文化而已,别想太复杂”,完全没听进劝。 第二天一早,他瞒着部分团员,带着秘书直奔靖国神社。走进神社大门,他跟着游客逛陈列馆,还在供奉战犯的灵位区停留拍照,全程没表现出丝毫抵触。这一幕被当地华侨拍下,照片很快传回国内。彼时,经历过抗战的老兵、受害家属看到消息后群情激愤——无数同胞死于日军屠刀之下,战犯却被供奉在靖国神社,中方干部跑去参观,无疑是对历史伤痛的漠视。 消息上报后,中纪委迅速介入调查。经查实,他明知靖国神社的争议属性,仍执意前往,违反了外交活动中的政治纪律,也伤害了民族情感。当年12月,官方发布通报,决定开除其党籍。可面对处分,他依旧辩解:“我就是去了解文化,没别的意思,我是清白的。”这话在当时引发更大争议,有人直言:“文化参观得有底线,战犯神社碰不得,这不是不懂,是立场出了问题。” 其实懂点历史的都清楚,靖国神社从二战后就没脱离过争议。里面供奉着14名甲级战犯,这些人主导了侵华战争,造成数千万中国军民伤亡,他们的罪行铁证如山。中日邦交正常化时,双方就默认避开这一敏感话题,中方始终明确反对任何美化侵略、祭拜战犯的行为。作为对外交流的代表,他本该坚守历史立场,却因一己之念突破底线,处分完全是咎由自取。 后来有史料披露,当时日本右翼势力正借机炒作“中日历史问题淡化论”,他的行为恰好被对方利用,给中日民间交流带来负面影响。直到多年后,这个事件仍被当作反面教材——无论对外交流多频繁,历史立场都不能含糊,战犯神社从来不是“文化景点”,而是历史正义的试金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
觅双用文史读古今

觅双用文史读古今

感谢大家的关注